汉语做为世界最为古老,至今仍然使用着的语言,她自身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公职考试中申论考察着考生的文字功底,行测考试也都是在掌握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的解答。在一些省份的考试中,对语言本身的考察也有相应的题目——病句辨析。在病句辨析题目中有一种特殊的提问方式——“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句是:”。“歧义句”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多种可能性的句子,到底如何分辨这些句子呢?老师为考生讲解:
1、对象不明
【例】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这句话中放弃是动词,后面的对象可以是美丽,也可以是美丽的女人,由此造成了表意不明。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这个例句中批评的人可以指作者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指这篇文章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2、词性不同
【例】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发挥得更好。
此句中出现了“和”这个虚词,可以当做介词也可以当做连词,当词性不同时就造成了歧义,可以理解成我说服老师,让我和你一起去,也可以是我说服老师,让老师和你一起去。
3、停顿不同
【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这样的句子从结构、词性、词义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读出来,断句位置不同,就能造成表意不同,可以是把它留个晚上(早上、中午、晚上)这个时间段上来的人,也可能是留给比自己上来晚(迟)的人。
4、指代不明
【例】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汉语中有指代词,来指示代替前文出现过的内容,如果前文出现了多个并列但对立的成分,就容易造成指代不明。例句中经济学家对“此”指代前文的“嘴上说说”还是“采取果断措施”不明确,造成了歧义。
5、多音字
【例】他还欠款50万。
“还”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hái”,表示仍旧、依然,也可以读“huán”,表示交还、归还。书写出来没有区别,但是读出来就会造成歧义。
综上,在分析歧义句时要对词义、词性、读音等方面综合考察才能准确判断出句子存在的问题。老师提醒考生,对病句辨析题目中的歧义句要多练习、多总结,增强自己的语感,方能在考试中快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