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符号在言语题中的作用
在书面语言的表达中,我们往往会用到一系列的标点符号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者引用等,而标点符号也相对而言比较直观的会被我们在阅读时所观察到,因此,考生如果能利用一些标点符号,那么就会知道哪些阅读内容相对而言需要重点阅读或者不读。今天我们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同标点符号的一些作用。
第一,分号的作用
分号在使用中一般表示并列或者停顿,所以当我们在阅读大段文字时,看到了表示并列的分号的时候,意味着分号的前后两段内容是一种并列成分,那么就需要考生全面的阅读,尤其是主旨概括题,看到了分号意味着主旨需要我们全面概括。
第二,冒号的作用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或者是用来表示解释说明,所以在不同的题型中我们可以巧用冒号的作用。比如说在词句理解题中,如果让我们对于文段中的某个词汇的理解,我们就需要观察,假设被解释的词语后面恰恰出现了冒号,那么冒号后面的内容就是对这个词汇本身的理解。
第三,问号的作用
在言语阅读中,问号的作用最为广泛,可以区分为三种情况,即:设问、疑问、反问。在主旨概括题中,设问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它的回答就是关键,是为整个文段的主题句。在态度观点题中疑问句或者反问句的出现都代表着一定的感情倾向性,能够帮助我们判定作者的态度。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片段阅读结构分析
言语理解
如果发现一个好产品或者一个大市场,就应该立即跟进;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超越对手,实现后来者居上。当然,创新的目标是创造,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创造性模仿者需要通过对他人创意的了解,重新组合、改良而产生具有不同功能与价值的新东西。事实上,所有的产品,除了第一代是原创的,以后的进步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

片段阅读知识体系总结梳理
言语理解
小伙伴们片段阅读的平均正确率要比逻辑填空高,但是速度偏慢,怎么才能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速度呢?

2017年国考大纲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三点变化
言语理解
把考试大纲与近几年考过的真题进行整体分析,本文总结整理出一些变化趋势,以供广大考生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