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的艰辛你知我知大家不知,通过“刀笔小杂役”这篇文章,YY想告诉所有还在为遴选奋斗的筒子们:努力诚可贵,心态价更高,若为遴选上,两者不可少。
全文如下:
之所以喷这个话题,一是因为这几天不断有想参加遴选考试的基层兄弟在后台留言,问我遴选考试的事,问的最多的是“遴选考试到底公平不公平,有没有黑幕?”二是因为我曾经也是通过遴选从基层考过来的,说好听点是身经百战,说不好听点是被虐无数,对于遴选考试那些事儿,仗着自己这几年也当过几回考官,还真有些话想跟基层的兄弟们喷一喷。
不得不承认,我算是享受到“考试”红利的那拨人。毕业后,初入社会,四处碰壁,饱尝辛酸,无助彷徨,觉得自己像一叶孤舟,根本决定不了方向。有一段确实无聊至极,抱着试着玩的态度,参加一个事业单位考试,竟然过关斩将,一路厮杀到最后,接到上班通知的那一刻,我突然决定放弃。当时年轻气盛、心高气傲,又尝到了考试的甜头,心里瞬间像被充了气一样,亢奋异常。觉得这么容易就考上了,我为啥不再考个好点的单位?遂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了“考试专业户”,通过一次次考试进了媒体,进了省直事业单位,进了基层公务员系统,又进了省里的红墙大院。
直到现在,家中抽屉里压在最底层的纸袋子,还满当当塞着成堆的准考证,记录着当年我南征北战、纵横四海的光辉岁月。
可以说我人生的每次重大转折都伴随着一次考试。特别是遴选考试,结束了我常年“游荡”的漂泊生活,给了我一个能够依靠的组织、能够安放肉体和寄托灵魂的家。正可谓“考试虐我千百遍,我待考试如初恋”。
遴选不是“私人订制”
很多基层的兄弟最担心的就是:遴选考试很多岗位设置的报考条件,是不是给某些“有关系”的人“私人订制”的。我觉得碰到这种情况的机会比中五百万的机会还要低得多,大可不必过于纠结。
机关为啥要面向基层遴选?说白了就是要招“干活儿”的人,说的再白一点,除了业务性特别强的单位,大多数机关遴选就是想招写材料的,因为这活几乎没人愿意干,也不是谁都能干得了,很多人干几年就“跑路”了。如果机关缺乏接续培养意识,写材料的人才很容易断层,这时候就得打基层“笔杆子”们的“主意”了,通过遴选,挖他几个过来给咱干活儿。
暂不说现在这反腐高压态势下有没有部门敢这么搞,即便真有,即便设置的条件再精准,谁敢保证符合条件的报考者就不多?谁敢保证这里面没有“考霸”?谁敢保证被“订制”的人一定能够入围?遴选考试拼的是“硬活儿”,你即便再会耍,“活儿”不行哪哪都不行。笔试都过不了,一切都白搭。
再说了,有能力搞“私人订制”的人,有必要苦哈哈地跟人拼考试吗?就像王健林有必要让王思聪参加高考吗?
干得好才能考得好
有的人说:“我整天闷着头干具体事,咋能拼得过写材料的?”、“写材料的有先天优势,善于考试”、“考上的都是写的好的,我们整天干具体事的根本没戏。”这话也都不错,写材料的由于驾驭文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脑子里东西信手就能拈来,确实在考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但我发现一个情况,我身边遴选成功的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写材料的。我有个伙计是做办公室具体事务的,曾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中央某机关办公厅,我曾经问他你整天也不怎么写材料咋那么能考。他给我的回答也许能给各位有所启发:“整天干的就是这个活儿,考的还是这个活儿,活干好了还怕考不好?整天打仗的人,还怕打仗吗?”
我还有个市里的同学,曾经在省直机关借调,这哥们心理素质超强,从没见他怎么复习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一起喝大酒,第二天不知道酒劲过来了没就去参加考试了,后来也是第一名。有人眼红说风凉话:“他在那借调那么久,肯定认识领导,还不知道咋搞的第一名呢!”这哥们告诉我:“我不否认啊,就是因为在这借调所以才考的第一名。我整天累得要死,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业务熟得挤着眼摸着都能干。考的都是我整天干的东西,我考第一不奇怪,不考第一才出鬼了呢!由他们嚼舌头去吧!”
面试“找人”没有用
每次到省直单位大规模遴选笔试过后,很多入围面试的兄弟都会拖关系、找熟人,以求“开个后门”、“行个方便”。因我们单位是我们系统招录人员的组织者,每年面试前我都会碰到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我的考生,目的都是求我帮他们找考官打招呼,每次我都会无奈地告诉他们:“面试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随意,根本不可能有运作空间。”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他们总是悠悠地回我:“面试没运作空间?!呵呵。”
好吧,咱们以省直单位遴选为例,说一下面试的程序。考官都是随机定的,七个人,有本单位的也有外单位的,一般是面试头天晚上定好,通知到位。第二天一早就得到考场,一进考场手机就得关闭上交。八点或八点半开考,面试前考生抽签排号,考生进考场只报号不报名。考官与考生不在一个区域,除了面试那十分钟,全程绝无任何交流机会。考场有摄像头全程录像作备查,考官一切动作全部在摄像头里一览无余。考官连坐姿不正都会被随时提醒,更不用说什么“运作”了,更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你非要想“运作”,那唯一的机会就是考前那天晚上。也就是说这天晚上你要找关系打听到考官,还要找到他、认识他,给他建立信任关系,还得把“工作”做到位。搞定这么大的“工程量”,即便再牛叉的“老江湖”也得至少一个月吧,你想一个晚上两三个小时把这些办了,无疑是天方夜谭,想都别想。
即便你神通广大,再加上那晚老天爷可怜你给你面子,你俩小时把事都给办停当了,但你也只是搞定了一个考官,面试分数是七个考官的平均分,一个考官给你打个超级高的分数意义不大,别忘了还有“去掉一个最高分”这个让你抓狂的规则。你说你远不止这么牛叉,搞定一个不行,你要一夜之间把七个全搞定。好了,不想跟你说话,瞬间智商被你拉低了。
对于问遴选有没有黑幕的兄弟,我觉得可能分两类,一类是怕黑幕,一类是想利用黑幕。无论什么想法都很正常,即便是后一种想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利用不公平对抗不公平以求得公平,也是解决公平问题的一种颇为公平的方法。
世人都认同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遴选考试也一样,它的运行机制、操作方法可能还没有那么臻于完善,就像一把直尺,从尺子的一端向另一端看,你总会看到弧度,但这绝不影响它量体裁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