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说北讲原创文章,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说说我的遴选经历
文|风起兮
早应该写这篇关于遴选的文章,可总在提笔欲下之时,心态上的踟躇忐忑和时间上的紧迫仓促,总给我许多不写的理由与借口。最主要的还是怕自己才疏学浅,反而让各位欲求捷径的考友误入歧路。所以,在谈应试技巧之前,我先得啰嗦下所谓的心路历程。如此,也有一个“参照物”,以便求索遴选的考友对比分析。我认为,参考遴选经验,只要有所思,就会有所获,最终有所悟、有所得。
我一共参加过五次遴选考试,三次失之交臂,二次高分入围。
第一次遴选,我带着超强自信零准备应试,全凭现场发挥,出成绩的时候也是我感慨“伯乐不常有”的时候。
第二次遴选,我带着较强自信零准备应试,再次印证“昨天的故事是今天的事故”。
第三次遴选,我抱着碰运气的心情零准备应试,离省厅“吃面”差1分。
为什么我是区委经济工作报告的主笔人,却考不过乡镇写信息的朋友?为什么我那么多材料见报见刊,却考不过在写作上初出茅庐的朋友?现实的耳光打得我脸红心伤,也让毛主席那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话在耳边回响不绝。于是,我开始摸索遴选特点,开始思考应试技巧,开始积累写作素材,终于在一个月后“云开雾散见明月”。
第四次遴选,我名列第一,比第二名高了5分,与第三名更是拉开8分差距。但我没有去,因为时隔不久的第五次遴选已经让我顺利进入省会城市了。这段经历有一种武侠小说的即视感,也是私以为可以用来酒后吹牛的谈资。下面,我把自己简陋的感悟罗列成“四组关系”,供众考友点评指正。
▌心态上把握“深与浅”的关系。
遴选是一场“卓越践踏平庸、勤奋战胜懈怠、巧功笑傲蛮劲”的竞争性选拔考试。有人举重若轻屡战屡胜说“遴选水浅难藏蛟龙”,有人坚持不懈屡败屡战道“遴选水深难跃龙门”。
其实,与其说遴选水深水浅,不若讲考友缘深缘浅。这个缘分与我们遴选心态有很大关系,心浅了,缘分就浅了;心深了,缘分也就深了。遴选需要有“争第一、少抱怨、能坚持”的心态,因为对于名额屈指可数的遴选来说,高标准与大目标绝对正相关,不是第一就是陪考。
同时,遴选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丛林”,关系、能力、口才都是核心竞争力,上帝不会怜悯狮子吃掉羚羊,羚羊的抱怨只是大自然的笑柄。再者,遴选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只是“幸福偶尔来敲门”。
▌技巧上把握“好与坏”的关系。
文章的好与坏,阅卷者是最高标准,也是唯一标准,这是考场上最朴素的道理。拿真实的遴选阅卷来说,5个人2天阅卷300多份,内容是领导讲话3000字以上,不算个别考生文思泉涌加大篇幅,保守估计每人每天要阅9万字。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乏味的过程,他们会选3篇文章,分上中下三档给分,然后再以此为标准给其余试卷评分,而这三个人99%会成为分母。面对烦躁的阅卷者,我们首先要把字写好,这是对自己负责,字难认的文章是没人看的;其次才是标题好,要让人一看各级标题就能发现文章的逻辑之美、思想之美;最后才是内容好,彰显生动之美、精准之美。厘清了这三者的排序,才算把握了“好与坏”的关系。
▌格局上把握“高与低”的关系。
有过多次遴选笔试经历的考友会有一个共同感受:同样水平的文章分数时高时低。排除运气等不确定因素,格局是最大的原因。中央韬略全国乃至世界,心里想的是国际形势的波云诡谲,胸中装是民族振兴的宏伟蓝图,人家要的是治国良策,你写地方落实的方法措施,分数能高吗?
再者,两办和部门一个抓全盘,一个抓业务,对文稿要求不同,所以格局上要根据报考部门有的放矢。此外,在备考遴选时,要搜集习总书记对这项工作的讲话让自己有“政策话”写;要搜集当地领导讲话熟悉工作让自己有“地方话”写;要搜集竞争省市的工作资料对比分析让自己有“聪明话”写。
考个领导讲话,你既贯彻了中央的大政方针——有大局,又结合了当地实际——有当局,还研究了兄弟省市——有全局,你在格局上就比别的考友高一截。当然格局也要恰如其分,遴选三线城市就别去国外、省外对比先进了。
▌逻辑上把握“大与小”的关系。
逻辑是没有大小的,这个“大与小”也不是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而是指标题和内容的逻辑。许多考友标题上的逻辑没什么问题,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文不对题。
不仅标题与标题之间要有逻辑,标题与内容之间也要有逻辑。一个要以“突出重点抓落实”为三级标题的段落,整段写工作重要、工作艰难,最后来一句“所以要突出重点抓落实”,相当于换着口味反复说重话。要“抓哪些重点、具体怎么抓”一句没有,你让评卷人怎么给你高分!
总之,内容要为标题服务,就好像打牌一样,你连大王小王都分不清楚,能赢吗?也有不少考友存在审美误区——片面理解“题好一半文”,有时候为了配好标题而不考虑实际内容,为了生动而生动只会有灵气没匠气,为了创新而创新只会有锐气没大气。在我看来,没有智慧的生动和创新可以用一句“文风太骚”概括。
由于文思枯竭暂且抛砖至此,有许多话没写出来,也推荐几本比较好的资料,《求是》《人民日报》《习近平用典》。最后给考友送三句话:
一句真话“爱挑的担子不嫌重”,你要你做你拼,挑灯夜战、千里奔波都难不住你。
一句实话“远方不一定有诗意”,帽子没有妻子、孩子、房子重要,我劝上有老下有小的考友三思而行。
一句懒话“运气也是一种实力”,没有准备就在考试之前背几篇好文章,与命题人心有灵犀绝对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