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上半年)
区长 聂新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要求,加快城市更新,推动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引领,优化城区功能,促进民生改善,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43项量化工作任务如期完成140项,3项因前期工作复杂及审批程序耗时尚在推进,区人大、区政协217件建议提案得到认真办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2项指标圆满完成,繁荣文明幸福新罗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坚持提质增效,经济发展稳中有好
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初步核算,本区生产总值1728.4亿元,同比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8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25.9亿元,增长32.4%。财政总收入突破140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30%,均创历史新高。楼宇经济持续发力,34栋写字楼税收过亿元,占全区税收近六成。资源能源消耗强度进一步下降,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6.6%、7.4%和6.8%。每平方公里产出GDP21.9亿元,居全市第二。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占GDP比重达95.2%,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52.9亿元,增长11.1%,占GDP的37.8%。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5%。互联网产业总产值565.7亿元,增长27%,电子商务企业突破1万家,实现交易额2500亿元。制定黄金珠宝类国家、省、市级标准27项,引进高端设计机构20家。举办中国网球大奖赛、中国(深圳)女子马拉松等赛事。获评“中国十大商务旅游城区”,旅游接待总人数增长6.6%。
创新开路成效显现。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创新活力,取消71项行政许可、24项非行政许可,全面公布部门、街道权责清单。新注册内资企业2.1万家,增长29.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专利申请量3169件,增长16%。累计注册商标5.4万件,占全市15.4%。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78宗。在建和建成创客空间13个,引进创客项目38个。出台促进创新金融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新增股权投资企业86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
(二)坚持功能再造,城区品质稳步提升
全速推进城市更新。顺利承接我市城市更新改革试点任务。建立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和周例会制度,成立区城市更新局,出台《罗湖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创新操作规程,实施计划与规划同步申报,建立“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专人跟踪、快速协调”机制,三个月共审议海龙建筑制品厂、水贝村等城市更新项目9个。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首次在罗湖召开,审议批准互联网金融产业总部基地等四个城市更新规划。全年完成城市更新项目投资52亿元,在建项目28个。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一、二期)等4 个项目竣工验收,水贝金展国际珠宝交易广场等10个项目主体封顶,深业物流中心等14个项目破土动工。插花地改造策略研究完成。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动轨道交通7、9号线及2号线延长线建设,地铁站点增至34个,基本实现建成区平均每平方公里1个站。东部过境高速、坂银通道等4个对外交通项目动工建设。春风隧道开展设计招标。深南东路东延工程、东部过境高速市政连接线和布罗通道进入前期。莲塘东片区规划一、二路完工。清水河二路、环仓路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动工。治理交通拥堵点8个,改造道路7.9公里。完成4个防洪排涝整治项目,联网监控16个内涝点。全面启动地下管线普查和安全隐患检测评估。
(三)坚持民生优先,幸福罗湖建设加快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年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九大类民生支出6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3.4%。17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10个街道105个党政社群社区共治项目基本完成。40个老旧住宅区安全隐患整治完成,77个老旧住宅区实现管道燃气覆盖,27个城中村供电抄表到户。更新改造老旧电梯200台。新建21个社区服务中心,全区83个社区实现全覆盖。创建宜居社区6个,累计达66个,覆盖率80%。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惠及46个小区1.65万户居民。完成92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创建排水达标小区40个,达标率居全市第二。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新改扩建6所学校,新增小一学位350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8所。拨付民办教育津补贴1981万元,惠及师生7432人。高考重本上线率22.5%,创历史新高。翠园中学荣获全国首届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冠军。成立罗湖医院集团,建立以法人治理为核心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组建医学检验、影像诊断等九大中心,实现医疗资源集约利用、服务信息区域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8家社康中心家庭病床服务全覆盖,39名市、区专家坐诊社康中心。罗湖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在全市医疗质量和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零玖剧场《军哥剧说》成为深圳首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创建项目。建成两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罗湖体育休闲公园成为全市最大体育休闲公园。
民生保障日益健全。举办公益招聘会45场。职业培训12.34万人次。供应经济适用房和人才住房1536套,落实住房补贴1115万元,惠及4343人。社会保险参保人次322.1万,增长3.5%。“大爱罗湖”帮扶926户家庭、333名学生。我区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创建试点。“温暖一线间”关爱活动入选“全国十佳优秀公益项目”。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和对口帮扶资金4000万元。全市首创社区居委会“账务代管”。
(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环境不断改善
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实施“深度洁净,精细管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背街小巷、集贸市场“脏乱差”,查处超线经营1683宗,清理户外小广告2.5万张、暴露垃圾1530吨,拆除违建1.14万平方米,市容环境综合考核排名原特区内第二。完成3个重点区域、15条主次干道和5座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及景观提升。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09个。关停污染企业7家。20个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终端。试点开展7个单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3天,增加23天。深圳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布吉河综合污染指数下降71.5%。获“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优秀单位”。
强力抓好安全生产。整改安全隐患1036宗。彻底关停清水河油气库,困扰罗湖20多年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建成1000个城中村消防应急站点,力保应急救援“黄金五分钟”。安全培训8万余人。治理危险边坡18个。成功抵御台风暴雨侵袭。各类安全事故下降32.2%。桂园街道“全国安全社区”创建通过现场评定。全区120个学校食堂、480个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建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12间。全年抽检食品药品4311批次,食品抽检合格率97.3%,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99%以上。
持续创新社会治理。严打暴力恐怖、电信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组建群防群治队伍5.6万人,提供破案线索507条。入室盗窃、“黄赌毒”警情分别下降27.2%、82.6%。处置突发事件120宗,办结信访案件8481宗。创新社会矛盾逐级调处机制,化解新发矛盾128宗。扎实推进“织网工程”,初步建成区级公共信息资源库,探索实行社会事件统一分拨处置,开启大数据、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物业管理改革推出业委会监事会、“菜单式”服务等12项举措,实现物业纠纷总量减半。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4.1个,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深入推进“文明守法好市民十大行动”。“志愿者之城先行区”初步建成。英雄巡警陈文亮父母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东门街道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活化赋权,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项目获评“中国社区治理创新十大成果”。再次荣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武装、民族、宗教、外事、档案、后勤、物业、区志、保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五)坚持严实导向,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正风肃纪马上就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落实“五破五立[①]”作风要求。出台《罗湖区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插花地一中用地违建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建立责任单位催办、督查室督办、监察局查办三级监督体系。全年办结企业反映问题214个、罗湖社区家园网和区长信箱群众投诉2438宗。17个部门204项审批服务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审批服务时限一般不超5个工作日。协同办公平台使用范围延伸至集体股份公司、公立学校、区属医院。
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成立区法学会、法律专家库。83个社区、31家集体股份公司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六五”普法通过验收。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建立守法主体责任和执法对象分级管理机制,成立区行政执法协调中心,建设行政执法信息平台,推行移动执法,实现行政执法全程留痕和动态监督。在全市首创规划土地监察行政执法征信机制,将违建当事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获评为全市十大法治事件。率先建立商事主体监管信息平台,推进登记、审批、监管无缝对接。
廉政建设切实加强。编印《防腐锦囊36计》,在35辆公交大巴、22处工地围挡设置廉政公益广告。全面推行纪检监察派驻制度,覆盖54个处级单位。排查廉政隐患27个,约谈51人。开展明察暗访“清风行动”55批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行政问责4人,通报批评5次。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55宗55人。“三公”经费预计下降48.7%。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了全区人民的辛劳和汗水,汇集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谨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积极支持区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罗湖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大规模推进城市更新对区政府宏观统筹、规划引导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平衡公共利益、企业利益和居民利益难度较大。一些项目功能定位趋同,服务配套不足,与片区规划脱节,分散推进可能带来“合成谬误”。二是产业结构性矛盾、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优质空间紧缺,产业招大引强不易,企业成长壮大受限。产业链缺乏互动协作,同质化竞争严重,整体实力偏弱。产学研合作不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是插花地、城中村、老旧住宅区等区域环境落后,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电气设备老化严重,安全生产面临较大考验。背街小巷、老旧住宅区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四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分布不均,交通拥堵、学位紧张等问题仍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五是公职人员的办事效率、执行能力还不适应形势需要。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能力不强,干事创业激情弱化。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采取有效举措,认真加以应对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16年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圳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战略期,也是罗湖实现“凤凰涅槃”的关键五年。
当前,罗湖既面临城区老化、产业老化、基础设施老化和人员结构老化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四大战略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好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供给新动力,为我区发挥消费中心优势,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经济稳健增长提供了重大机遇。二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我区城市更新改革试点重任,是罗湖老城区“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关键举措,通过城市更新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将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环境和功能支持。三是罗湖交通拥堵治理上升到全市战略高度,轨道交通2号线延长线、莲塘香园围口岸、春风隧道等一批重大跨区交通项目的实施,必将改写城区交通格局,增强辐射外溢功能,构筑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的新优势。四是市委市政府“十三五”期间实施“东进战略”,全市发展重心东移,为我区发挥中心城区的枢纽、平台和通道作用,提升服务辐射功能提供了新机遇。
四大前所未有的机遇将全面打开罗湖未来发展的新空间,推动我区迈入发展快车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战略敏感性,牢牢把握机遇期,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根据区委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我们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②]”为引领,围绕建设“精致、精品、精彩”城区和努力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总体目标,大力推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依法治区,到2020年,本区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元,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1000亿元,新增产业空间750万平方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突出五个战略重点:
一是要着力城市更新。把城市更新作为破解瓶颈制约、带动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贯彻以人为本、产业优先、绿色低碳、永续发展理念,强化宏观统筹、区域协调、审批提速、制度创新,加快从项目倒逼式更新向规划引领式更新转变,在打破空间资源制约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促进城区环境和功能的全面提升。
二是要着力动力转换。把消费引领作为全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主攻方向。探索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优化消费圈,打造消费链,发展新消费,创新消费制度,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提质增效的根本路径,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全面增强罗湖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使消费引领和创新驱动并驾齐驱、双轮发力,成为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是要着力民生改善。把民生改善始终作为发展目标、施政所向。要瞄准短板,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加大对教育、交通、老旧住宅区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要把握需求,精准对接,顺应群众新期盼,持续实施为民惠民工程,推进民生事业广覆盖、可持续,打造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区。
四是要着力精细治理。把精细治理作为提升城区竞争力、吸引力的核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严密的责任体系和责任网络,筑牢安全防线。从市容环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打造绿色宜居生态家园。更加注重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更高水准的文明城区。
五是要着力改革攻坚。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实施一批改革项目,着力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工作。全面树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的工作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践行“五破五立”和“深圳质量”理念,抢抓城市更新、消费升级、交通破局和发展东进四大战略机遇,围绕“城市更新突破年、城市管理治理年”部署,突出“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精细管理”,加快实施区委全会提出的“十大工程[③]”,全力打造“精致、精品、精彩”城区,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本区生产总值增长7.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5%、4.5%、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
今年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城市更新,拓展增长新空间
城市更新迈入突破之年,要以改革创新提效率、统筹规划铸精品,以“鹰之重生”的精神加速城区蝶变,通过城市更新引领环境质量、产业质量、民生质量全面提升。
强化“四个联动”。坚持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联动,既要弥补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又要满足未来发展功能需求,推进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一体规划、同步实施,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联动,既要有效扩大优质产业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力度,又要以空间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做强做优存量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坚持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联动,既要服务经济发展,也要保障公共服务,配足配齐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设施。坚持城市更新与安全生产联动,既要缩小环境反差,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更要从根本上治理城市安全隐患,实现安全形势的明显好转。
强化项目带动。以大项目带动大片区、大片区带动大发展。力争全年新增城市更新计划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14个,规划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推进蔡屋围、湖贝两大城市更新统筹片区开工建设,打造深圳“曼哈顿”和超大型新一代商业中心。推进笋岗-清水河片区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总部基地、华润笋岗冷库城市更新、海龙建筑制品厂城市更新3个项目动工,打造集特色商贸、创新金融、文化创意和未来产业于一体的高端商务中心。水贝-布心片区打造国际一流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金威啤酒厂地块更新项目,建成城市更新与工业遗存保护融合典范,留住城区特色文化基因。启动水贝村更新,完善珠宝产业链,重构片区交通网,带动产业再升级,打造珠宝胜地、产业门户。用好用足棚户区改造政策,加快推进二线插花地改造,建设安全宜居、功能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新片区。做好城市更新项目的系列宣传和招商路演,引导市场预期,提前策划和储备一批产业项目。编制重点目标企业名录,实施定向精准招商,全年引进大型总部企业2家、重点企业20家。
强化制度创新。加强城市更新产业项目前端介入和主动引导,注重产业、空间、设计、风貌、文脉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严格管控。把握城市更新审批事权下放改革契机,打造全市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效率最高、审批服务最优城区,完成25个项目区级规划审批。探索引入仲裁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制定老旧住宅区拆除重建实施暂行办法,破解老旧住宅区城市更新难题,推动1个以上小区开展拆除重建试点。创新投融资机制,设立城市更新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二)突出消费引领,提升增长新能级
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消费升级重大机遇,优化消费布局,推进业态创新,完善市场环境,培育新兴消费,努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先行区和新消费引领作用示范区。
优化消费空间布局。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布吉河为轴,依托蔡屋围、笋岗、人民南、东门、湖贝、水贝六大特色商圈,构建“一河六圈”消费空间格局,全面改善消费体验。加快推进布吉河改造工程,打造集新品发布、商务洽谈、创客交流于一体的创意走廊和黄金水岸。有机更新和环境营造并举,强化各消费圈的集聚特色和辐射能力。统筹步道、河道、绿道、廊道等综合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融入生态、休憩、观光、展示等设计元素,推进重点商圈、滨水景观、公园绿地和地下空间串联互通,构建绿色低碳、舒适安全、便捷通达的消费走廊。针对境外游客、国内旅客和本地居民三大人群的不同消费特点,加快构建与消费需求紧密契合的消费链,实现市场有机融合、需求精准匹配。
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顺应“互联网+”对传统商贸业态的颠覆性重构趋势,积极推动传统商业中心、商业街和门店市场业态创新,重点发展与电子商务错位互补的服务消费。开展生命健康产业战略布局,加大高端医疗资源引进力度,依托笋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空间资源,打造健康体检、整形美容、中医养生、休闲康复等为一体的健康医疗综合体。依托梧桐山自然资源优势,完善体育健身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构筑绿色生态运动休闲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设施建设,促进养老与医疗、保险、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推动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店、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口岸进境免税店,吸引境外高端消费回流。试点开展离境退税、旅游购物贸易,优化口岸综合管理机制,吸引国际游客消费。探索建设新产品发布体验中心,加快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消费集聚区,满足更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探索消费制度创新。积极争取国家消费端、供给侧改革在罗湖先行先试,主动对接国家消费税改革,支持发展消费金融,试点推行消费补贴政策。完善消费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黄金珠宝、医疗卫生、商业连锁等领域标准化建设,推进产品服务质量标准信息披露。强化消费权益保障,推动设立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裁决法庭,探索建立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落实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打商品欺诈、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不法行为。创新消费统计监测机制,准确把握消费市场规模结构及变动特征,全面反映消费指标与政策措施的内在联系。
(三)突出创新驱动,厚植发展新优势
当今世界,大到国家、民族,小到片区、企业,不创新就没有出路,错位发展不能错失创新,错失创新就会错失未来。罗湖要坚定不移坚持创新开路,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以创新赢得区域竞争和未来发展的主动。
构筑创新载体。坚持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构建优质空间承载、重点项目引领、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围绕互联网产业和总部经济、高端业态,着力推动产业链关联企业、研发服务机构向莲塘、清水河片区聚集,打造莲塘创谷和清水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新建创客空间5个以上,全年在孵项目100个以上。设立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升级。打造私募投资基金中心,为创新创业提供融资便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设立校城融合、产学对接、国际合作的城市大学,引进国内外名校名师资源,依托地铁上盖物业及人员密集场所灵活布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菁英人才千人计划[④]”。
优化创新环境。创新政策手段,加大扶持力度,助推我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推动8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推动3家以上企业申报市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构建300家重点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优质企业库,举办创新服务活动120场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产业化效益。支持建设影视版权交易平台,推动中国影视版权基地建设。严厉打击黄金珠宝、文化创意等领域侵权行为,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环境。
推进创新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传统商贸触网升级,整合珠宝、家居、工艺等传统消费,着力“智慧商圈”建设,鼓励重点商圈、大型商家发展体验式消费。引导布料、玩具等专业市场向电子商务园区转型,促进批发业升级换代。编制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完善技术培训、检验检测、设计展示等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挖掘黄金产业的金融属性,促进黄金金融发展,完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规范经营和品牌创建,探索黄金珠宝“工业4.0”,推进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促进黄金珠宝产业高端发展。推进互联网与装饰装修、旅游等特色行业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
(四)突出民生改善,满足群众新期待
围绕群众需求,坚持加大投入与创新机制相结合,补短板、强服务、促共治。安排民生支出88亿元,增长3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4%。安排民生微实事经费1.66亿元。
坚持补短治弱。着力缓解交通拥堵。启动新一轮交通规划研究,对轨道交通、市政道路、慢行系统、地下空间进行多层次整合和结构性调整,逐步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连通、满足未来需求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动轨道交通2号线延长线、春风隧道、东部过境高速市政连接线、东湖立交、坂银通道、布罗通道建设和罗芳、新秀、延芳立交改造。推进笋岗-清水河、黄贝岭片区10条市政道路建设。打通清水河二路、环仓路。鼓励建设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提升商业片区车辆通行效率。实现公共自行车服务全覆盖,新增站点6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350辆。着力改善老旧小区环境。完成市政设施及管网系统升级改造研究及规划编制。完成80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70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80台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加大对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的扶持力度,完善以奖代补、准入退出机制,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坚持优质均衡。推进10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罗湖中学、北斗小学竣工开学,红岭小学竣工验收。加快推进滨河中学重建、银湖二小新建工程,开工建设插花地一中、翠园中学扩建工程,预增学位3650个。加快推进学校红线内教师住宅楼外迁方案研究和住房配建。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升级教育城域网、56所公办中小学校园网,建成教育云平台及应用系统,创建10所市级智慧校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行“管办评”分离,健全教育多元评价体系,建立校长能上能下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罗湖医院集团物流配送、消毒供应、医学检验3个中心和名中医馆建成使用。试点医保打包付费[⑤],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建设8家一类社康中心。鼓励社会办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保障帮扶力度。建设保障性住房972套。深化“大爱罗湖”体系构建。为户籍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保险。积极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和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持多元共治。继续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优化党政社群社区共治流程,加强居民议事会规范化建设,建立社区议事规则主持人库,引导居民有序参与基层民主协商。落实民生微实事项目。试点开展街道工作机制改革,强化资源共享和统筹协作,探索街道“一门式”综合服务模式,实现基层工作提能增效。全面整合事件管理信息,构建以“大分拨”、“大联动”、“大数据”为支撑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事件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处理、监督考评等全过程跟踪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效率效能。加大监管和扶持力度,推动和引导集体股份公司规范运营、转型发展。发挥好社会创新空间的作用,促进枢纽型、服务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五)突出精细管理,打造城区新形象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精细为要、品质为重,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活动,优化提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增强城区发展的宜居性和可持续性,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舒心、更美好。
坚守平安底线。把城区安全放在第一位。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突出人员密集场所、道路交通、插花地和城中村、危化物品及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和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各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完成42个专项应急预案,开展消防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举办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培训500场,确保应急消防站500米全覆盖。加快推动老旧住宅区供配电设施移交和整治,消除电气设备安全隐患。强化地面坍塌防治和边坡安全管理,加快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地下管线台账和动态更新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继续推进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建设。新建及城中村以租代建4920个高清探头,改造探头752个,扩大视频覆盖范围。规范小区治安防范,强化群防群治,减少刑事犯罪。推进社会矛盾专项治理,确保新发矛盾纠纷化解率80%以上。制定依法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清单,促进依法信访。
强化精致导向。突出常态长效,推进城区管理制度化、信息化、社会化。“深度洁净,精细管理”专项行动转向完善设施、建章立制,提升环卫保洁、市政管线、小区路面等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市容环境服务外包合同履约监管、区对街道市容环境综合考核等长效机制,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长效化。实施大件垃圾及废旧家具集中处理,推进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正式运营,确保餐饮门店餐厨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完善数字化城管考评制度,强化部件的精准定位和责任的精准落实,提高问题发现率、处置率。拓展“罗湖城事”微博微信平台功能,强化群众参与监督。
树立品质追求。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打造精品城区。实施“十大微片区交通和景观综合提升工程”,利用道路两侧“微区域”打造景观小品,改造提升城区灯光夜景和特色行道树,形成“一街一景、移步换景”的精品空间,提升消费聚客能力,打造城区环境名片。全面恢复轨道交通7、9号线绿地4.1万平方米。建设改造10座社区公园。推进相思林市政公园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启动省立绿道2号线梧桐山巡逻路段、淘金山段改造提升。完成18条非市政管理公共道路照明工程。优化生态环境,推动布吉河、深圳河综合整治和洪湖水质净化厂、宝安路泵站建设。全面推进深圳水库水源保护区河流纳入统一管理,切实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探索“海绵城市[⑥]”建设,推进雨水集蓄利用。加强工业废气、餐饮油烟和工地扬尘等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系统。完善查违共同责任考核机制,继续保持查违高压态势,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量、减存量”。整治公共文明薄弱环节,完善以测评促创建的工作机制。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体育中心室内网球馆工程、网球俱乐部1至6号球场改造,预增网球场23片。完善文化服务配送机制,扶持群众文化社团发展,构建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突出从严治政,奋力实现新作为
坚持“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效”,以更严的制度、更实的作风、更高的效能,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严纪立规廉洁奉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电子监察等手段,驰而不息反“四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廉政监督,严密防控廉政风险。强化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推进人大代表“参与式预算”和部门“阳光预算”,建成国库综合管理新平台,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和效率。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细化“网上商城”功能模块,推广“评定分离”招投标模式,建立供应商诚信管理体系,提升采购质量和效益。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健全审计整改与人大询问、权力监督、绩效考核联动机制。
持之以恒转变作风。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全面落实“五破五立”,增强干部忧患感、机遇感、责任感,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看准就干、敢于担当、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的精神,破除“自我设限”的条条框框,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把问题摸准搞透,集中力量攻坚突破一批制约我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威胁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落实领导干部每月接访制度。强化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规则,推行部门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公职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大数据”平台,统筹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编制资源配置效能,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敢于向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亮剑,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完成区电子政府一级平台[⑦]、网上办事大厅罗湖分厅二期、“织网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探索构建“大督查”工作新体系,整合督查资源,提高督查实效,实现督查事项全覆盖,推动各项决策部署的高效落实。
全面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持依法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重点工作视察、检查和监督,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自觉接受群众、媒体和社会监督。坚持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强化公众参与,推动重要规划、重点项目等重大决策的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建立街道执法“律师驻队”机制,破解执法难、处罚难、执行难。认真落实“十三五”规划,建立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各位代表,务实担当托起梦想,创新开路成就未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戮力同心,改革攻坚,实干有为,为打造“精致、精品、精彩”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①]五破五立:马兴瑞书记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要进一步破除“老框框、老套路”的重重束缚,树立敢破敢立的开拓精神;破除盛名之下、志得意满的安逸心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破除“为官不为、当官做老爷”的消极状态,树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破除“光说不练、做而不实”的漂浮作风,树立一抓到底的实干精神。
[②]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 十大工程:区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提出,2016年要推动实施城市更新突破工程、城市管理治理工程、转型升级促进工程、“四创联动”工程、共建共享惠民工程、文明城区创建工程、路网体系完善工程、重点改革攻坚工程、固本强基深化工程和干部队伍建设工程。
[④] 菁英人才千人计划:指我区专门针对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引进计划,目的是促进高层次人才向高端产业集聚,力争到2020年培育引进1000名人才。
[⑤]医保打包付费:即医保总额预付,指保险方与医疗服务供方通过协商,确定医疗费用预算总额度,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医疗服务供方通过加强居民健康管理等方式完成规定的医疗服务范围、数量和质量,结余部分由医疗服务供方留用。
[⑥] 海绵城市: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⑦]区电子政府一级平台: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整合区协同办公、织网工程、网上办事大厅等全区性重要政务应用平台,实现区级基础资源、应用资源与用户体验高度统一,真正实现一级政府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