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地震应急工作总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为广泛宣传和普及地震应急科普知识,增强广大师生地震防范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时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全市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市教育局《2016年“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学校、幼儿园深入扎实地以“增强防震意识,提高防震技能”为主题的防震减震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月”的工作,促进我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特别是防震减震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教育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召集各学校、幼儿园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参加专题会议,由主管教育的。。。局长主持。
我局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校校长把活动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师生,让大家明确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广大教职工清楚,通过演练逐步增强学生自觉识别地震谣传和积极防震避震意识,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学生在遭遇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够镇定应对,积极进行自救互救,尽量减少伤亡;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必须进行一次地震演练通过演练,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提高警惕,使本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实施、有总结。
二、认真组织实施,精心策划演练
一是各学校、幼儿园成立了应急演练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二是由学校、幼儿园演练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校舍布局、学生年龄阶段、学习生活等实际情况,编制应急演练方案,制定完善相关安全措施,对疏散计划、疏散路线、疏导用语等周密考虑部署,确保演练设计合理、流程清楚、各环节紧密衔接,确保演练安全、有序、有效。三是各学校、幼儿园在演练前对活动组织者进行了认真培训,对学生进行相关安全常识教育,广大师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演练与日常习惯相结合,建立地震应急疏散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各学校、幼儿园在操场、绿地远离建筑物、高压电线、易燃 易爆等地设立紧急疏散场地,并使之成为众所周知的固定、长期的应急避难场所。二是对学校、幼儿园的疏散通道,疏散场地按照要求设置统一标志,并标志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或疏散走道、疏散场地入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熟悉逃生路线。三是疏通通道,确保安全出口畅通。各学校、幼儿园对校内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彻底排查整改,严禁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装固定栅栏等疏散的障碍物,对有安全隐患的建筑物、设施、设备等彻底消除。
本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全区共进行了6场次,共有3000余名学生参与。通过这次演练,切实提高了我区教育系统全体师生的“防震意识,防震知识”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