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南说北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行测病句辨析题答题技巧
很多小伙伴对行测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说熟悉,是因为,有选项好作答,而且每个模块题目都有会答的题目;说陌生,是因为,在准确率和效率上,行测始终是个梗,得不到高分,难免让人灰心意冷。根据以往公考的经验,通过这篇文章,田丰告诉你,病句辨析题答题技巧。
一、病句是什么?
二、病句类型及真题。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 成分残缺、词序有误、表意不明、前后矛盾、归类有误、成分赘余、不合逻辑、语义重复。下面我们来看4道真题,让大家有一个感性认识。
例题1.(2007年河南省第7题)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我出身在工人家庭,令尊常常告诫我,要清白做人,自食其力
B.美国所以能取得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因为重视了IT产业发展的结果
C.青年一代正在为强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准备
D.从产生的时间来看,引力早于强力,强力早于弱力
【解析】
本题是一道病句判断题。A项“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敬辞,用在此处不合适;B项的错误在成分赘余,应该删除“所以”才能使句意表达清楚;C项“打下”与“准备”不搭配,可删除“和精神准备”。故选D。
例题2.(2007年黑龙江省(A类)第24题)
下面哪句话没有语病?( )
A.火对人类的第一个贡献,首先是取暖、照明和烧食物
B.人类学会用火围猎和保护自己,使之成为一种生存的手段
C.火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取暖、照明、烧食物、围捕猎物,后来又用于军事
D.人类学会了用火烧制各种精美的陶器和形形色色的生产、生活用具
【解析】
本题的考查点为成分赘余。A项有两处错误,一是“第一个”与“首先”两个相同意义的词重复使用,二是“首先”后的三个动宾短语与“第一个”逻辑不符;C项错误与A一样,逻辑矛盾;D项“各种”与“形形色色”重复使用,成分赘余。只有B项是正确的。故选B。
例题3.(2007年福建省第49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风儿掠过稻田时,恰似波涛滚滚的黄河上下起伏
B.最近他的缺点已经改进了不少
C.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D.我们看到了脚踏实地、积极勤奋、不断进取的现代教育者的形象,听到了一曲耕耘者之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问题。A项明显缺乏主语,排除;B项“改进”与“缺点”搭配不当,“改正”更恰当;C项“思路”与“感染”搭配不当。只有D项句意明确,没有语病。故选D。
例题4.(2007年广东省第30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在社会交往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解析】
本题考查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A项应在“健康发展”前加上“能否”;B项“成败”应改为“成功”;C项应删掉“与否”。故选D。
三、病句题答题技巧。
1.介宾短语开头句,往往缺失主语。
日常讲话和写作时,很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把介宾短语充当主语,而把本来应当作主语的词放到了介宾短语位置上,导致句子的主语丢失。
病句:经过这次培训,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解析:“经过……”是介宾短语,按现代汉语的规则看,它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导致句子缺少主语。这个句子可改为“这次培训,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2.定语较长的句子,可能丢掉宾语。
根据经验,定语较长的时候,说话的人会顾此失彼,有所遗漏。句子没有写完整,从而丢掉了宾语。
病句:社会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解析:句中的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于是,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其实应该在句末添上“的时代”。
3.有代词的句子,指代是否恰当。
代词,都应有其明确的指代,在前后句中没有歧义,若指代不明确,则会表述不清。因此,如果看到句子中出现代词,特别是句中人物或事物有多个时,就要有意识迅速找出代词的指代对象,看能否找到唯一的人物或事物,如果指代不正确或者明确,那么就是病句。
病句: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解析:代词“他”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指代不明确。
4.有否定词的句子,可能把正话说反了。
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而三层否定则是表否定。但是,日常用语中,有人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而多用了表否定的词语,结果一不小心,反而把话说反了。
病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解析:这个句子属于多重否定不当。 “避免”是一重否定,和后面的“不”构成了双重否定,这样句子就表示肯定了,显然违背了说话人的本来意图,故应去掉“不”。
注意:“无时无刻”虽然是两个否定词连接而成的,但是整个词只表示一层否定语。
5.含两方面意思的词语,看句子前后表意是否一致。
一般地说,一个句子的前 (或后)半部分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后 (或前)半部分也应该有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因此,只要发现句中有了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就要注意句子的前后是否一致。但是,这不是说只要数出句子中表达两方面意思的词语是双数就可以了,而是要从相关词语的内涵上去思考。
病句:有没有必胜的信念,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解析:一面对两面,显然搭配不当。“信念”是一面,而“有没有”是两面,不能对应。可改为“有没有必胜的信念,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6.“是”作谓语的判断句,要考虑“是”的主语和宾语是否表示同一属类。
病句: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
解析:这是一个用“是”作谓语的判断句。其中,“一座”是主语,其后隐去了“石碑”二字,所以主语应该是“一座石碑”。而“四个大字”是宾语,显然“一座石碑”与“四个大字”明显不是同一属类的事物,故犯了主宾搭配不当的错误。
7.含关联词的复句,看其使用是否恰当、位置是否正确。
不同的关联词表示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不同关系,而且它们的位置是由主语的情况来决定的。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否则,放在主语的前面。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把关联词语放错了地方,就会造成病句。
病句: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解析:但事实上作者的意思是“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文字即使很不错,作品也是要不得的”。所以,正确的改法应把“即使”移到“文字”前。“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中把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表示前后句的主语相同。
8、前句已说明原因,后句又提及,是语意重复。
病句:由于这次人事制度改革,某人同志工人编制为此不能提拔。解析:词句表意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人事制度改革”。
四、测试学习效果,看大家是否掌握病句题的答题技巧。
例题1.(2007年广东省第30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在社会交往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解析】
本题考查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问题。A项应在“健康发展”前加上“能否”;B项“成败”应改为“成功”;C项应删掉“与否”。故选D。
例题2.(2005年下半年广东省第25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读本
C.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有企业工作时,提醒他们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搭配不当的问题。A项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前一分句讲的是肯定的方面,后一分句又说到了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句子可以修改为“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完整是衡量一篇议论文好坏的重要标准”;C项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采取各种办法提高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D项代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有企业工作时,提醒企业员工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故选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够欣赏一篇好文不容易,创作一篇好文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章纷对写作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多心思。
B. 这一年来,不少名牌电器的价格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C. 澳门离开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国愿望吗?
D. 这事听起来很荒唐,可是谁也不能担保不会再发生。
【解析】
A项“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B项下降、减少的数量不能用倍数来表示,可改为“几乎下降了一半”。C项的反问加否定使用有误,“难道能否认……吗?”意即不能否认、要承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国愿望”,意思反了。D项的双重否定是正确的。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世界贸易往来的增多,各国输出劳工、侨民的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全球侨汇金额猛增。
B. 说来好笑,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情上面。
C. 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 领导批评李虎说,全体干部都能按时到单位,就你一个人迟到。
【解析】
A项“输出劳工、侨民”中动宾搭配不当,劳工可以输出,侨民则是不能输出的,可改为“各国的侨民和输出的劳工”。C项用词不当,“溺爱”已经过分,不必再用“过分”来形容。D项准确地说,应该是“全单位其他干部都能按时到校”。
其实,病句题是比较容易的,大家拿到题目先找句子的主谓宾,然后根据技巧分析判断句子,还可以对比各选项,找出病句。总之,平时多做题培养语感,提高判断病句的敏感度,并树立解答此类题型的信心,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