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辣手摧花的园丁 原创 2017年10月14日 19:26:15
原创|如何高正确率、快速搞定言语理解题型(下)

言语头.png

南说北讲原创文章,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文|辣手摧花的园丁


言语理解是一个大的板块,在各类公考行测考试中占比百分之三十左右,可以说若想在公考笔试中拔得头筹就需要各位宝宝们在这个模块下真功夫、细功夫、苦功夫,只有大模块的得分高了,我们的行测笔试成绩才能不拖后腿,助力大家顺利“吃面”。


园丁把这个庞大的基础知识体系分成了两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上一篇文章主要讲了如何调整言语理解的题干阅读顺序和如何使用关键词作答,这篇文章我们就简简单单只从关键句子去剖析:如何在言语理解题目的作答中用好关键句。


简单的说,言语理解部分的题干信息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罗列起来的,同一个主旨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言语题目。所以,我们要学会把握住关键的句子去把握题干信息的主旨,通过主旨信息去精准替换,砍掉干扰内容,选出正确选项。那么我们如何去找关键句呢?在这里园丁给各位宝宝分享几种最好用的“寻找”关键句的方法。


言语.png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想必大家都接触过段落的结构划分这部分内容,我们接触过的最常见的段落结构就是“总-分-总”、“总-分”、“分-总”,这类结构的题干信息关键句子往往是文段的第一句或者是最后一句。我们能够判断出题干的结构是这三种里的任意一种,选项答案也就出来了。简单举两个例子:


例题1:货币是商品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产生、形制、材质、图案,与其自然、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长期处于内陆封建农业经济状态,民族性格温顺内敛,容易自我满足,两千多年前就将各式各样的钱币统一成方孔圆钱。它既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天圆地方,又反映了中国人的处世理念——中规中矩,内方外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_____
    A、货币的产生过程
    B、货币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
    C、货币统一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D、方孔圆钱反映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处世理念


文段属于非常明显的总分结构,把句子精简之后就是我们的选项啦~


例题2:在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讨论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些学者将其归咎于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因素,强调亲子分离,但无论是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之类的人口国内迁移,还是下南洋形成的人口海外迁移,都曾产生大量留守儿童。明清时期,徽州商人大量外出经商,其家乡也存在大量留守儿童。而由城市化产生的留守儿童,在近代的浙北、苏北等地也早就初具规模。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呢?这不仅因为其规模日益庞大,更因为乡村社会发生嬗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育人环境。在通往现代化、城市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乡村文化衰落了。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中国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B乡村社会的衰落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
    C探讨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从个体和家庭层面找原因
    D历史上有留守儿童却并未产生问题


文段除却最后两句之外都是在阐述具体产生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从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是文章的总结句,表示了文段主旨: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衰落,我们的答案自然也就得出了。是不是很快很简单?


文章结构的判断要通读文意,对题干的大致信息有所把控,判断出文章的结构来我们的答案就是主旨句的同义转换。


言语二.png


关联词语是我们每个宝宝都熟悉的吧,比如常见的:“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仅...而且...”等等,我们在言语理解题目的作答中,根据关联词语表述的转折、因果和并列的含义,判断句子的不同侧重点来选择题干信息的侧重点,找到我们的选项。


例题1: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如英语的等级考试。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英语的等级考试是为大众所熟悉的一种人文教育
    B.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
    C.在目前的学科体制下,人文教育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
    D.人文教育的目的包括人性境界提升、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题干中“实际上”后面的句子是表示转折的意思,这句话就是我们题干意思的重点,对应下面的四个选项,我们的答案就轻松的搞定啦~


例题2:要防范因主观因素出现蔬菜生产“大小年”现象。2008年大蒜价格低迷,一些农户对种植大蒜失去信息。2009年大蒜减产上拿出呢过,此后,蒜价一路上扬。因此,蔬菜生产要有计划,对种类、品种结构、上市时间都要保持信息对称,完善和健全农产品的检测和预警机制,以此来引导农民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蔬菜价格波动是市场调节作用下的正常现象

  B. 蔬菜价格波动会打击农户继续种植蔬菜信心

  C. 政法应采取措施保证蔬菜价格稳定

  D. 政府应帮助农民合理规划和管理蔬菜种植


题干信息“因此”引领的表示因果的句子就是我们文章主要表达的意思啦,我们结合上一篇分享里讲到的关键词,找到句子里的:“计划”“生产”,我们的选项就出来了。


其实这部分的内容和我们前面讲到的关键词应用是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的是这里的关键词应用是要结合我们关联词语引领的句子含义来判断的。宝宝们理解了么?


言语三.png


这类关键句子比较隐晦在冗长的题干信息中不太容易被发现,需要宝宝们在练习题做到熟练到一定程度,有了相应的语感之后才能快速作答,简单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吧~


例题: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味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味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认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A. 过度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反而意味着教养的匮乏
  B. 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有品味的人
  C. 现在国人对品味存在普遍误读
  D. 英国传统绅士的品味其实是朴实和低调


通过题干信息中表述感叹语气的句子可以判断出,作者在惋惜“教养的匮乏”,我们的答案是不是就显而易见了?


总的来说,作者说的这三种寻找关键句子作答言语理解的方法是在做言语题目时最常用的方法,宝宝们完全可以根据园丁在上一篇分享里谈到的练习方法不断去巩固练习、把这几种方式用熟懂透,熟练掌握之后,我们的言语部分就是非常简单的了~


▍四、简单粗暴、行之有效的逆推方法


可能在准备公考的宝宝们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太喜欢方法论的东西,觉得那样看起来生涩难懂,不易理解。那么,管他什么关键词分析,去他的关键句子精准含义,在这里给宝宝们安利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去做言语题。园丁称之为逆推法,怎么个逆推方法呢?审完题目要求我们直接去阅读题目选项,了解四个选项的不同含义,带着选项意思去阅读题干,这样非常简单粗暴的就容易找到题目的正确选项哦~


举个例子你就了解了:


例题: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战争成为争夺资源的最重要的方式。青年时战争中最重要的参与者,青年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参与者,而要赢得战争的胜利,青年人必须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各城邦青年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城邦在全盛期有25万人口。而同时期的科林斯有9万人口,有些城邦只有5000人甚至更少。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够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这段文字强调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

  A.青年在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B.获取资源主要依靠战争方式

  C.人口多寡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指标

  D.竞争主要依赖人们的身体素质

   

怎么办,看到那么长的题干那么长,还弄不非常明白题干含义的情况下,我们直接去看选项,四个选项分别说的是“青年”“战争方式”“人口”和“竞争”,我们题干中出现最多的就是“青年”了,我们带着A选项的意思去通读题干,发现就是A选项的意思,答案也就出来啦!是不是特别简单?


再简单的方法不去操作也是不行的哦,我们要刷题刷题再刷题,相信自己,言语不会是你的行测弱项的!


▍现学现用


文章的最后给各位宝宝留下一道真题练习,回顾一下作者在前面讲到的几种寻找关键句的作答方法,看一看用哪个更合适。


练习题:


这几年,上海经济增速有所下滑。虽说不以GDP论英雄,但以上海的基础条件、人才优势和国际视野,经济增速下滑多少还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探究起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上海改革动力不足,趋于保守。这种情况要让一些跨国公司高管都感到不快。一份中美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上海的外资公司感到“投资压抑”。由此可见,上海正面临着重新改革和再出发的问题。上海再改革再出发应该以开放促改革,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契机,重振上海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中“领头羊”的雄风。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上海经济增速的下降让人们难以理解

B、再改革是促进上海经济再启航的契机

C、改革动力不足导致外商投资趋于保守

D、上海应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重振雄风


从题干中“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得出下面讲的内容是对文段的具体概述,结合最后两句话的关键词我们就能得出选项B这一个答案了。

 

这种方法的运用主要针对主旨概括、文段含义、给文段起标题类的题目,找准作答点,找到相应的总结句,进行句意的转换就能直接选出题目答案来了~同样的呈现几个例题,让大家体会一下使用的方法:

 

怎么样,小伙伴们,有没有觉得我们的言语理解做起来更好把握住关键点了呢?按照作者说的一步一步来,勤练习多总结,你会发现,这一篇篇小的、充满“猜测”的阅读理解做起来满是乐趣!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言语理解90%正确率的实用技巧 秒杀技
言语理解要搞就要搞个大的,正确率不在百分之九十怎么能算是成功?
原创|如何做好逻辑判断(二)—论证与反驳题目 秒杀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三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破解思路。一、归纳结论型,这类题的解析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命题
原创|如何高正确率、快速搞定言语理解题型(上) 秒杀技
首先我们要调整做题的阅读顺序,言语理解的题干信息较长,我们按照语文阅读理解的作答方式,先去通篇读完再带着问题去阅读一遍明显是行不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做言语理解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