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词
此方法应用广泛。当同学拿到一道题,不用将题干内容全部读完,只需要快速浏览,屏蔽干扰信息,划出关键词,便可正确解答该题。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例题】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解析】D。朝霞、晚霞、鱼鳞云、雨淋淋、东风、阴、连阴雨、晴、都是与天气有关的,那到底答案选哪里?其实还是看关键词“天气变化” A、B、C三项都是气候谚语,说的都是天气的因果变化关系。D项“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说的是逆境只是暂时的,总会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所以D项描述的是与天气无关的。故答案选择D项。
二、排除法
排除法适合于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在解题过程中,同学可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甚至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喜迎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解析】D。政府投入保障政策,其中谈到“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转变投入方式”具体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
A、B两项属于“文化贸易促进政策”,故排除。C项属于“文化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故正确答案为D。
三、选项对比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 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 维护祖国的统一
C. 领导统一战线
D.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解析】D。首先看选项,A项的“维护主权统一”和B项的“维护祖国统一”是同一个含义的不同说法。因此,单选题的情况下,A、B两项就同时排除。则正确答案在剩余C、D两项之间。再看题干,“帮忙”、“监督”等关键词明确表明不可能是C项的“领导”地位。故答案选择D项。
四、第一印象
对于某些题目,同学在读完题目题干和选项之后,脑海中就蹦出来一个想法:此题就选某项。但静下来仔细分析一番后,却又不知道该选什么好。这种情况下,同学可以先用其他的技巧进行解答,如果仍无法正确选项,可将第一印象的选项选出。虽然这种技巧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往往正确率是最高的。
【例题】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 )。
A.缺煤、富油、少气 B.富煤、缺油、少气
C.缺煤、缺油、多气 D.富煤、富油、多气
【解析】B。题干要求概括我国的能源条件,我国的能源条件,首先我想到的是我国煤储藏量是世界第一的,且我国的一半左右的煤油都是依靠国外进口。所以看到此题,直接选择B项。故答案选择B项。
五、正确备考
重视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都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个主线。备考过程中要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常识考点众多,许多应考者觉得复习无从下手,只得望洋兴叹。出于时间和知识点的考虑,考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考试大纲很重要,考生可针对大纲所提到的知识点进行各个击破。以下是常识判断部分重要考点:
国情社情--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与民族、经济成果等
政治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等
人文常识--我国的历史、中医、戏剧、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
科技常识--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
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经济常识--重大经济现象、政策和措施
地理常识--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等
关注时事热点。常识判断题目往往具有有很强的时代感,几乎每一部分都与身边发生的大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情社情更是如此,考试之前半年的国内外大事是考生们需要复习的重点。考生平时多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留意时事热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在解答常识判断题目的时候游刃有余,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