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9日 17:53:40
常识判断五大技巧

常识判断头图.png


  一、关键词

  此方法应用广泛。当同学拿到一道题,不用将题干内容全部读完,只需要快速浏览,屏蔽干扰信息,划出关键词,便可正确解答该题。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例题】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解析】D。朝霞、晚霞、鱼鳞云、雨淋淋、东风、阴、连阴雨、晴、都是与天气有关的,那到底答案选哪里?其实还是看关键词“天气变化” A、B、C三项都是气候谚语,说的都是天气的因果变化关系。D项“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说的是逆境只是暂时的,总会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所以D项描述的是与天气无关的。故答案选择D项。


  二、排除法

  排除法适合于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常识判断也不例外。在解题过程中,同学可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甚至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喜迎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解析】D。政府投入保障政策,其中谈到“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转变投入方式”具体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

  A、B两项属于“文化贸易促进政策”,故排除。C项属于“文化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故正确答案为D。


  三、选项对比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 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 维护祖国的统一

  C. 领导统一战线

  D.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解析】D。首先看选项,A项的“维护主权统一”和B项的“维护祖国统一”是同一个含义的不同说法。因此,单选题的情况下,A、B两项就同时排除。则正确答案在剩余C、D两项之间。再看题干,“帮忙”、“监督”等关键词明确表明不可能是C项的“领导”地位。故答案选择D项。


  四、第一印象

  对于某些题目,同学在读完题目题干和选项之后,脑海中就蹦出来一个想法:此题就选某项。但静下来仔细分析一番后,却又不知道该选什么好。这种情况下,同学可以先用其他的技巧进行解答,如果仍无法正确选项,可将第一印象的选项选出。虽然这种技巧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往往正确率是最高的。

  【例题】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  )。

  A.缺煤、富油、少气   B.富煤、缺油、少气

  C.缺煤、缺油、多气   D.富煤、富油、多气

  【解析】B。题干要求概括我国的能源条件,我国的能源条件,首先我想到的是我国煤储藏量是世界第一的,且我国的一半左右的煤油都是依靠国外进口。所以看到此题,直接选择B项。故答案选择B项。


  五、正确备考

  重视平时积累。常识判断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题目设计灵活多样,但最终都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知识这个主线。备考过程中要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从容应对考试。

  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常识考点众多,许多应考者觉得复习无从下手,只得望洋兴叹。出于时间和知识点的考虑,考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考试大纲很重要,考生可针对大纲所提到的知识点进行各个击破。以下是常识判断部分重要考点:

  国情社情--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与民族、经济成果等

  政治常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等

  人文常识--我国的历史、中医、戏剧、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

  科技常识--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

  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经济常识--重大经济现象、政策和措施

  地理常识--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等

  关注时事热点。常识判断题目往往具有有很强的时代感,几乎每一部分都与身边发生的大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情社情更是如此,考试之前半年的国内外大事是考生们需要复习的重点。考生平时多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留意时事热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在解答常识判断题目的时候游刃有余,如鱼得水。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常识判断到底该怎么学? 常识判断
经常有吧友问水哥常识判断到底该怎么学?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常识和言语、判断、数量不太一样,常识没有什么技巧,更多是依靠平常的一个积累。听到这句话很多同学很绝望,因为有很多同学在高中文理分科后,选择的理科,对于历史、地理、政治就没有在涉猎过,尤其是历史知识,很多女生本就不喜欢,于是复习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理解记忆起来很是吃力。于是很多吧友主动地就把常识这部分放弃了。为了更好地让这些吧友能够在考试过程中不至于拉下太多的分数,这里边把自己学习常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常识判断,你能答对几个? 常识判断
1.羊群效应,一般用以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行测做题技巧之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是公考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领域的知识。做常识判断的题目,平日对知识的积累是最关键的,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百科常识的广泛涉猎,对社会各种现象的留心观察和深刻思考。虽然这个部分考查的内容范围很广,涉及科目众多,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有章可循。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