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遴选王 转载 2017年10月20日 18:05:45
2016年10月23日,江西省直单位遴选真题及解析

真题解析头图.png



第一题


10月9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召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并宣布“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正式开展,省文化厅巡视员徐琳琳介绍考古发掘的成效及考古获得的满堂红荣誉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通报考古发掘理念,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彭印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项目情况,省博物馆副馆长李荣华介绍“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筹备情况,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龙和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发布会。


池红指出,历经五年多时间,对集帝、王、侯于一身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受到全国瞩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考古领域奖项满堂红。10月11日,“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池红介绍,近五年来,在国家文物局“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的总思路指导下,考古人员勘探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不断认识到一个以紫禁城为核心的汉代海昏侯侯国都邑及其遗存。这一系列重要迹象,不但印证了文献关于海昏侯国记载的史实,而且集中展示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历史风貌,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最核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价值。


有重大价值的发现或发掘有三:


一是发现了以海昏侯刘贺墓为核心、包含历代海昏侯的墓园、面积3.6平方公里的紫金城城址构成的海昏侯国大遗址单元,它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二是发掘了以海昏侯刘贺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各类地面建筑基址,它们构成了我国迄今发现文物保存最好、布局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三是发掘了海昏侯刘贺墓。它是一个保存接近完整的墓葬。高大的覆斗状封土、甲字形墓穴、回字形椁室以及回廊形藏閤内清晰的功能区划,是迄今我国发掘的结构保存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呈现了“事死如事生”的古代帝王丧葬习俗,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 
    


海昏侯刘贺墓迄今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均创我国汉墓考古之最。这些文物代表了汉代最高的科技、工艺水平,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的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


发布会上提出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征求海昏侯墓的开发保护工作的建议。
问题:你作为省厅文物局办公室主任科员,局领导让你提几条建议,你提什么建议?(不超过300字,15分)


【参考答案】


海昏侯墓群的保护利用要遵循“科学保护、综合开发、有序利用”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理念要“新”。面向全球招投标,建设集科教、文化旅游、探秘访古、休闲服务为一体,展示汉文化、汉文明及滨湖生态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文化公园。
二是规划要“和”。将遗址保护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原有城市一体设计统一布局。
三是制度要“严”。尽快制定遗址保护法规,划定核心保护区,对红线范围的建房、种树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
四是技术要“专”。成立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引进高端人才,开展深入研究。
五是宣传要“活”。推出海昏侯及西汉历史文化题材的作品,启动相关影视剧的改编制作,充分挖掘海昏侯墓的文化价值链。
(290字)


第二题

材料: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


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


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


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


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自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总书记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问题:
1、请分析我国前期扶贫工作不力问题出现的原因?(不超过300字。10分)


【参考答案】


过去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扶贫理念不更新。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不正确,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造血功能”难以增强。
二是对象识别不精准。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导致扶贫措施落实不到户。
三是扶贫措施不到位。不少扶贫项目粗放“大水漫灌”,没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扶贫效果得不到保障。
四是资金安排不给力。扶贫资金“天女散花”,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现象,甚至滋生腐败。
五是调查核实不科学。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真正的一些贫困户没有得到帮扶。
六是监管问责不过硬。对扶贫资金使用、项目安排、扶贫成效保障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督问责。
(299字)

2、联系江西实际,针对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请列出对策建议提纲?(不超过500字,15分)


【参考答案】
做好当前扶贫工作,要做好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一要瞄准对象,精准识别。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贫困识别系统。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的方式,建立贫困户档案,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另一方面实施信息动态管理,定期走访扶贫对象,要完善和规范贫困退出机制。
二要因地制宜,精准规划。细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等“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三要制定方案,精准施策。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向与政策相结合,针对每一户,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脱贫方案。
四要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整合人力,整合村干部、帮扶干部、养种植合作社、爱心慈善机构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资金,将各级专项资金整合,有针对性的投入。
五要科学考核,精准管理。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列入考核办法,真实掌握群众对政策实施的满意度。加大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力度,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干部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完善考核奖罚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496字)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最新遴选材料分析题高分答案:城市共享单车是缓堵还是添乱
最新遴选材料分析题高分答案:城市共享单车是缓堵还是添乱
某地从基层选调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某地从基层选调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公务员遴选考试面试真题之应急应变能力两则
公务员遴选考试面试真题之应急应变能力两则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