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4日 16:23:09
申论答题技巧:提出对策题如何界定问题

提出对策头图.png

    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对策题考察的是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纲中显示“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下面,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考生们好好掌握。


  提出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按照行政管理学的解释,问题:“是预期需要与实际满足之间的差距”.从这个解释中可以看出,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现实的与未来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令人不能满足。从申论所给出的材料看,每年给出的材料涉及某一个或几个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这种问题或现象往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并不是人们所乐意看到的。人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措施能够解决这些现象,这种差距就是“问题”。如网络问题、公关管理问题、社会心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交通拥挤问题、安全生产问题、“三农”问题、应对突发事件问题、土地问题、水电站建设问题等等。“问题”这个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引起应试者的注意:申论所反映的内容都是社会问题,是人们不愿看到的,这就需要—名即将成为国家公务人员的你提出解决的对策。


  “问题”的界定按着决策学的理解包括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对于提出对策是有借鉴意义。


  问题界定的主要环节包括:


  (1)症结分析。


  是在问题筛选的基础上,对问题产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问题的性质、类型、范围、程度、影响和问题的内部层次结构等进行多维剖析,以建立对问题本身的全面认识。


  (2)原因分析。


  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如实对问题所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近因和远因等进行估量、核查和证实。主要是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纵向分析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剖析出根本原因;横向分析是对各种原因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找出主要的原因。


  (3)确切表述。


  对问题症结的现实和理想及二者的差距作准确的定性定量概括,对差距、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86分申论之提出对策题两周提分技巧 提出对策
155分上岸公务员分享做题经验,行测申论答题技巧
提出对策题必备三计 提出对策
提出对策能力是申论考试考察重点之一,把握对策题的作答技巧,是申论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对策题的作答要求比较固定,申论对策题的作答要求一般表述为: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措施得当、具有可操作性。观点明确是指措施表述准确;条理清晰是指答案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是指言语表述流畅;措施得当是指对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是指对策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作答要求的分析,把握好重点与全面、直接与间接、虚与实三对关键词是答好对策题的必备三计。
对策题答题技巧 提出对策
 ”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倡导和推动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学派进行交流,更多地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全球化、区域性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并且吸引外国科学家参加我国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形成全面开放的格局。“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