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古文等, 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通过引用可以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也可以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所以,我们可以在文章写作中引用一些成语、诗句、格言、典故、古文等。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如何在自己的讲话和文件中是如何引用古文的。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失败为成功之母。’
毛泽东同志也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一切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
”
▲这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典出张载的《西铭》,原文“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演变而来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意思是贫穷卑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典出北宋宋祁、欧阳修的《新唐书-张廷珪》,意思是国家逢多事之秋,往往能大破大立,成就繁荣盛世;多灾多难,往往能够启发人的心智,成为有一番事业的“圣人”。
通过引用这两句古典说明了艰难困苦对国家和个人的正面作用,形象的说明了国家和个人要想成长前进,艰难困苦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写文章时如遇到关于磨难、困境类的主题是可以模仿此种写法,引用此类古文,说明困境对国家和个人的积极作用。
“
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就是说,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
”
▲出自于2013年12月,习近平署名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典出汉·王符《潜夫论·释难》,意思是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通过这句古文,形象的表达了13亿人民为中国能够飞得高、跑得快所贡献的巨大力量。中国能够兴旺发达靠的不仅仅是党的领导,还有13亿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支撑。当论证人民力量、群众路线时可以引用此类古典诗句,说明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
通过学习习大大的讲话和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引用古文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能够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服力增强。
而且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当然,在引用古文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了解古文的具体意思,否则不仅不能够很好的使用古文,而且会引起阅卷老师的怀疑,弄巧成拙;其次,要明白自己文章的写作氛围,做到古文意思与文章氛围相匹配;最后,要多背几句古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