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二十年,由于《康熙微服私访记》、《雍正王朝》、《还珠格格》和《甄嬛传》等电视连续剧走红荧屏,现在大家都知道清代皇帝一般是以年号来称呼的,如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于是有人以为,唐太宗、宋太祖亦是以年号相称呼。其实不然——二者乃以庙号来称谓。那么周文王、周武王呢——也是否是以庙号相称呢?回答又是否定的,因为那是后人对他们的谥号。原来,中国三千多年的皇帝制度,依时期不同,在称谓上相继是以谥号、庙号、年号为主要内容或特征的,因而也便依时期上的差异先后可用谥号、庙号、年号来称呼皇帝。这种情况,最早大约起源于周初,并在周以后予以丰富和完善。
所谓庙号,乃古代帝王驾崩后,必于太庙立室奉祀而追尊之名号,例以某祖或某宗名之,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太戊称中宗,武丁称高宗。历代庙号并无严格规定,亦非每位皇帝一定享有庙号。西汉时,刘邦庙号高祖(景帝又尊其为太祖),而刘盈无庙号;刘恒庙号太宗,刘启无庙号,而刘彻庙号世宗。时至唐代,某些皇帝由于某种原因亦无庙号,如武则天等。一般而言,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庙号,但亦有例外。如刘邦就有高祖、太祖两个庙号;明朱棣有成祖、太宗两个庙号;朱由检甚至有毅宗、怀宗和思宗三个庙号。
所谓谥号,又称谥,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予以之称号。谥法中,常择特定含义之字以表死者之善恶。诸多固定之字乃作歌功颂德之用。同时亦有用以贬责或悼念之字。如西汉刘欣只享寿二十五年,谥为哀帝。择以贬责之字,曰“恶谥”。最早被予以恶谥者乃周厉王,死后被谥曰“厉王”。 皇帝谥号(包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然亦有由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如后梁太祖朱全忠害死唐朝末代皇帝李 ,将其谥为“哀皇帝”, 后唐初,又追谥其“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尊号。唐宋以后,历经元、明而至清代,帝后尊号愈加愈长。这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及皇权日益膨胀联袂而行,息息相关。明、清时期,集权专制登峰造极,皇帝尊号亦叠加成长长一串,大有将世间美好字眼尽收囊中之态势。
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总的来说,人们平时里对古代皇帝的称谓,大体上唐以前的习惯以其谥号相称呼,如周文王、周武王、汉武帝、汉光武帝;唐以后(包括唐)则习惯直呼其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元世祖。(唐以后也有呼谥号的,如大家熟知的武则天所称“则天皇后”。)入明以后则可庙号、年号相混称,如对朱元璋,既可称庙号为明太祖,也可呼年号为洪武皇帝。但有清一代,习惯上是以年号相称为方便的。当然这是在非正规场合或非正式文件、非严肃文章里的习惯。在正规场合,为了表示叙述历史的严肃性或对皇帝的尊重、恭谨,人们仍沿用庙号。一定要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