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30日 14:54:33
申论材料阅读技巧

学霸说头图.png


  申论的考试是对公务员日常工作能力测试的模拟,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提炼,进而对知识点进行加工,目的是对应试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综合考查阅读理解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申论考试的重视,提高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提高国家公务人员的工作水平。


 

  一、对申论阅读理解材料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对应试人员进行综合能力检测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阅读材料作为申论的主要载体,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理解材料是申论中的最基础环节,一般是对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的考查,并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到了全面的铺开。


 

  (一)申论中阅读理解材料重要性


  对应试人员的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在申论的考试中,提供给应试者一定的材料,一般是多个材料,然后设计问题,对应试者的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查,一方面考查了应试者的分析和处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并对其加工和提炼,获取内在是知识点,并对其进行组织,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阅读材料是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讨论,能够做到针砭时弊,很大程度的考查了应试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态度问题,是对应试人员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考查的有效手段,便于选拔优秀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掌握有效方法和技巧对提高阅读效果的相关性


  鉴于阅读材料理解在申论考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实现对阅读材料的透彻理解和正确分析。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能够提高阅读效果。


  在阅读材料中,多个材料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的,虽然材料的形式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是侧重点都是相同的,因此需要对材料深度挖掘,发现其本质的东西,进行提炼和加工。只有掌握方法和技巧,才能够认清各个材料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和深层次的把握。在阅读材料的编写中,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加强材料之间的联系的:第一种是按材料反映的事件的性质进行组合。各个材料紧密围绕一个社会热点,摘录具体的事件,形成并列关系;第二种是,按时间发生的顺序,做到材料之间的环环相扣,因此技巧和方法的培养要加强对材料结构的分析,掌握重点。


  在实际的申论考试中,很多应试者缺乏阅读材料理解的技巧和方法,一方面对材料的把握不准确,缺乏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开阔,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低。这就引起了对阅读材料理解的方法和技巧的高度重视。可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是做好申论题目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加强对方法和技巧的强化训练。


 

  二、申论中阅读理解材料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鉴于申论阅读理解材料对应试人员能力的考查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技巧和方法对有效提炼材料的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强对阅读理解材料方法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


 

  (一)领会出题者的意图


  根据历年的申论题目来看,阅读理解材料的选择都是紧跟时事的热点,例如2011年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2010年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可见这些都是国家、社会和个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会受到出题者的重视。出题者是站在这个社会的角度,关注与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从“热”与“实”的角度入手,主要是查应试者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以及对问题解决能力。在出题时,出题者更多的是关注命题与未来职位的关系,可见在出题时出题者都是本着求实务实的精神。以2011年的申论题为例,考查的是对失根问题的讨论,这就需要读透题目。领会出题者的意图,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在这一个题目中,考查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对农村文化的落寞问题,这才是出题者的最终意图,提升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上面,将思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对申论阅读材料的理解时,需要忖度出题者的意图,积极的对其分析和领会,明确阅读材料的总的方向,进而设计答题的思路。


 

  (二)把握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要从对其逻辑关系的方面着手,在申论中,通常是设计多个材料,这就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全面熟悉材料的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对于纵式材料之间关系可按照时间顺序对材料进行整理,可以快速的理清思路,而对于横式组合材料需要用分类划分的方法,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整合,实现对资料的全面把握。


 

  (三)利用思辨思维寻找突破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申论的命题深度也逐渐增加,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利用思辨思维,即透过材料的现象去挖掘事件的本质。例如2011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仅仅提炼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不够的,需要提高保护非物质遗产,提出相应的对策,即还需要对深层次的东西进行挖掘和提炼,看到事件背后的问题,在思辨思维的帮助下,找出材料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2012年某省的申论题目为例,是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文章,部分考生就以保护动物为切入点,大谈如何保护动物,但是文章的理论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特别是没有选好切入点。在本题中,要提升高度,运用思辨思维对题目进行分析,提炼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点,进而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同时对问题的叙述要全面,从当前人与动物关系处理中的问题着手,探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看待问题的全面性,既要发现问题,又要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进程申论考查的最终目的,即对社会难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辣手摧花的园丁教你申论写作—段落布局结尾篇 学霸说
《千字文》里有句话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启发我们做事情要善始善终,申论文章的写作也是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只有符合材料主旨的总论点开篇和论证严谨的分论点论述是不够的,同样应该有
申论学习,依然是简单粗暴直接 学霸说
大家好,前阵子花了点时间来写行测和面试,里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申论复习经验心得和备考思路,有不少的小伙伴问我申论怎么复习,本来是不想写这一块,一来分数不算高,七十多分,二来申论版块也有各种各样的复习方法,尤其是花木体更是比较完备的一个体系,三来在我刚考完面试的时候也写了一个总结,里面也提到了申论怎么复习。后来想想,还是详细写一下吧,也算是自己公考经验的完结篇,去新岗位报到了就要忙另外的事了,另外呢我也看到很多的同学比较迷惑,总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反而不如裸考,也想从个人的角度和理解帮他们指出一下申论备考误区,不要走弯路。好了,下面依然是没有煽情,没有苦B,没有吐槽,没有励志故事,没有心灵鸡汤,依然是让你简单粗暴简单直接地去复习申论,不走弯路,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首先,同学们要明确,申论不是考你你的文笔,考你的文采,你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要拿文学奖或是去参赛,更不是让你用一大堆华丽的词藻来堆砌你的文章,决定你的分数的是你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是不是紧扣材料,是不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是不是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所以广大理工科的同学要有信心,你们大大有机会考高分,而且我问过的几个申论考七八十分的考友,基本都是理工科的,包括和我考同岗位的一个准同事,他就是学金融的,平时就是跟数字打交道,他行测60,申论81。记住,申论所有的答案都可以从材料里提炼出来,你要做的就是整理归纳,让答案更有条理性,更全面,更有层次。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另外,很多同学可能也有同感,现在很多复习的方法都过于烦琐,一般人领会不了其中的决窍,或者都是把一些模式套路奉为不二法门,生搬硬套,又或者像现在流行的网上批阅系统,又过于麻烦,好不容易写完了,还要打字上交(也许有直接扫描或是照片的方式),一个不符合我们的阅读思考习惯,一个时间上更是耗费太多,对于像我这种白天上班,晚上只有两三个钟头时间复习的考生来说,实在是伤不起。这样导致了我们越学越没信心,越学越觉得没有头绪,出现越考越低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申论怎么样复习才是简单高效,不走弯路的。
参赛 | 成就我作家身份的申论技巧 学霸说
自己在官文写作方面是颇有心得的,多篇文章发表或者转载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甚至因此加入了作协。在我看了,申论的最大技巧是复制+翻译+嫁接+提升。复制原文关键字+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嫁接身边的事例+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