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答题给一群人留下好印象,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打动现场的近十名考官,让这群人给你打高分。那么,凭什么打动别人? 凭借的是真诚。而通过背诵若干个模板来说服别人,显然不可能。
如果面试真有万能模板的话,理应只有一句:“问什么答什么”。
“问什么答什么”是指面试不是背诵,而是聊天,是通过聊天来说服别人,此时聊天的形式要有说服人的气势,聊天的内容要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聊天形式的核心是要有精气神,聊天的内容要结合自己。
很多考生觉得自己的答案大同小异,过于模板。而如何突破模板,核心在于结合自己,也就是结合自己的理解来答题。因为模板是固定的同样的;而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
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所见所闻去回答。例如下面这个题:
年轻人工作一段时间辞职出去游学旅游,耗尽自己的积蓄,甚至还向爸妈拿钱,对于这种“间隔年”现象,你怎么看?
审题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题有三个关键词:辞职游学、耗尽积蓄、向爸妈拿钱。
关于辞职游学,我们可以谈到赞赏这种行为,这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在游学中去发现世界,去寻找自己真正有兴趣的工作,还可以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比如现在流行的私人旅行定制师,做到学以致用。
关于耗尽积蓄甚至向父母拿钱,我们可以分析不仅是“啃老族”的体现,也说明对游学之前对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缺乏一个规划,只有先立足于生活吧,才能考虑有多少能力可以走多远的路,游学应该要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比如到“知乎”、“去哪儿”等网站收集咨询,寻找合适的游学地点去增进知识、开阔视野和提升自我。
如果在答题时提到了“私人旅行定制师”、提到了“啃老族”、提到了“去哪儿”,这些你结合生活的感悟,都属于结合自己,都属于有生命力的内容,都会让考官觉得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背诵模板的机器。
总之,问什么答什么,就是指结合题目,答出自己,答出鲜活的内容如果题目信息简练,按照事理逻辑时间顺序展开;如果题目信息丰富,按照题目信息点展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