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用“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来形容在某一个领域中优秀的人或者事物,在公考的数学运算中,方程法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吕布”和“赤兔。”方程法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其所具备的两大特点:
1.被熟知。从我们小学三年级开始大家就接触方程,只要学数学,就离不开方程,所以方程是我们应用最多的解题方法;
2.适用范围广。无论是极值问题、行程问题,还是容斥问题、年龄问题,虽然它们都有自己的解题原则,但我们发现毫无例外的,最后在解题中都要用到方程。
虽然方程是我们最熟悉的,但是想要熟练地用好方程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关于用方程解决数量关系问题中的一些技巧。
列方程
1.等量构造法:运用题干中的等量关系来构造方程,例如题干中出现“谁个谁相等”“谁是谁的几倍”“谁比谁多多少”等一些关系来构造方程。
例1. 小吴到商店买布。有两种同样长的布料,小吴买了第一种布料25米,买了第二种布料12米。小吴买完后,第一种布料剩下的长度是第二种布料剩下长度的一半。那么这两种布料原来共有多少米?
A.26 B.38 C.72 D.76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系“第一种布料剩下的长度是第二种布料剩下长度的一半”,假设原来每种布有x米,则x-25=0.5(x-12),解得:x=38米,那么两种布料共有76米,选择D选项。
2.比较构造法:对于一件事或物,先后进行两次描述,比较两次描述之间的差异来构造等量关系。
例2. 某公司举办年终晚宴,每桌安排7名普通员工与3名管理人员,到最后两桌时,由于管理人员已经安排完,便全部安排了普通员工,结果还差2人才能刚好坐满。已知公司普通员工人数是管理人员的3倍,则 该公司有管理人员( )名。
A.24 B.27 C.33 D.36
【答案】B。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关于人员安排的问题。第一次描述是说“普通员工人数是管理人员的3倍”,第二次描述是说“按照7个普通员工和3个管理人员的方式去坐,还剩18名普通员工”,想要找到两次描述之间的差异,就先要找相同的部分,如果想让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之间满足3倍的关系,可以让每桌坐9名普通员工和3名管理人员,这样的话每桌多坐2名普通员工,可以坐9桌,所以管理人员共有9桌×3=27人,选择B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