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视“网红”浪潮经济
从“papi酱”融资的大起大落,到微博“超级红人节”盛典举行,再到直播平台成为投资者争相抢占的行业风口,“网红”成为2016年的关键词,恐怕没有太大争议。作为标识时代特征的独特文化现象,“网红”不经意间已经渗透到了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今网红可以分为自媒体网红、淘宝平台网红、主播网红等,papi酱属于自媒体网红。这三类网红都具有极强的“吸金”能力,在淘宝开店的广告模特张大奕,微博粉丝数400多万,店铺的年销售额在千万以上。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淘宝星店卢洁云等等,也是拥有着几百万的粉丝,销售额也是不错,这些都是不错的网红店铺。
在网络时代不断发展,网红经济浪潮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红的加速变现与明星“网红化”?
综合分析
“网红”现象的物质性基础,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进步。“网红”的出现,打破了普通人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像明星那样获得巨大的关注度的局面。“任何人都能做15分钟的世界名人”,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网络观众展示自己,这在过去是根本不能想象的。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网红”带来的冲击已经遍及内容生产、商业模式、文学艺术、大众消费等多个方面。我们对于“网红”的现有认识,远远滞后于其现实演进速度和程度。认知“网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更为包容、开阔、全局的视野和胸怀接纳他们,更需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新事物打开了产业蓝海的前景,只要引导得当,未来必然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因此以政策杠杆撬动“网红经济”,以法治堤岸护佑“网红”文化,应成为管理者对待“网红”的基本态度。
网红的经典变现模式主要为以下三种:
广告是网红变现的首选方式,因为网红是内容的生产者,有极强的内容驾驭能力,粉丝对其极易产生共鸣,并且由于网红的个人魅力以及极高的粉丝忠诚度。使得粉丝对其内容中的广告接受度较高。段子手薛之谦的微博广告便是有趣又有效的典型代表。
当粉丝足够多,浏览量足够高时,这种变现方式比较直接明显。例如大号原创内容几乎每篇浏览10万+,按概率算,至少也有八九百人打赏钱,赏钱最低2元、最多20元起打,一个单链接下来,网红收到的赏钱过万也不是难事。
这种变现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通过对粉丝的引导来实现。以罗辑思维为例,去年在微信公众号里产生的商品交易都有好几亿。目前罗辑思维的粉丝刚刚突破666万,就按微信公众号平均打开率5%来算,每天都有30万人打开回复的链接阅读,假设按1%的购买率来算的话,每天的交易额都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只要稍微有一定能力,懂微信、微博电商的操作,网红在这方面变现也是不难的。
以上三种变现方式,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钱快,不需要费太多脑筋,网红只要坚持做好粉丝喜欢的内容,变现十分容易,充分利用了粉丝红利。
网红最受关注的是其个人风格,而商业化介入后,其个人风格能否依旧,也需要持续观察。从过去的经验看,网红一般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否会形成“现象级”发展趋势很难说,因此其能否形成持续的商业价值,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些网红内容脱离主流价值观,难以形成长久影响力。一些网红以“低节操”的特点进行内容表达,与主流价值观形成明显冲突,影响力终究有限。甚至部分内容会引发监管层关注。此前,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就因为传播内容低俗而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