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的国家公务员笔试,广大考生终于站在了面试考场的门口。在真正走进考场之前,有一个问题一定是所有考生都关注的,那就是在面试考场上到底如何才能“讨好”考官呢?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只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就能够在考场之上“征服”考官:
首先是要“看得过去”。
考场上的第一印象就是考官看到考生的第一眼,因此“外在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外在形象”并不是指长相,而是指衣着打扮与精神面貌。公务员面试是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而且有些公务员岗位本身就会要求员工穿着有代表性的制服,因此在考场上,穿着一定不能太随意,最好选择穿正装。女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西装裤或者西装裙;男生则可以根据考试的具体时间与天气,选择是否穿西装外套。除了穿着要正式,还需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考生进场时需要挺胸抬头,显示自己的自信;面对考官时需要微笑着进行眼神交流,显示自己的友好;答题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显示自己底气十足。这些仪容仪表都会成为考生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所以,“看得过去”是赢得考官好感的第一步。
其次要做到“听得明白”。
“听得明白”主要是指考生在考场之上能够清楚地理解题意,明白考官的问题。很多考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没有问题就意味着了审题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考场的高压情况下,很容易遗漏掉一些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导致题目没有审清楚而出现答偏题的情况,所以审题也是需要有方法和技巧的。第一,考生需要抓住一些关键词来帮助自己把握答题方向,例如一道真题“单位里准备组织老干部外出旅游,由你负责,你该怎么组织”。
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有三处,分别是“老干部”、“旅游”、“负责人”。对象身份是“老干部”,这就决定了他们身份比较德高望重,而且身体方面也需要我们多加考虑和照顾;活动类型是“旅游”,并非参观学习,就决定活动需要娱乐性;考生的身份是“负责人”,说明需要对整个活动统筹兼顾;第二,要抓住问题。例如一道真题“为提高我国全民阅读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多渠道了解民意、征求意见,一次推动立法进程。对于通过立法来促进全民阅读,你怎么看”。
在答题过程中,不少考生被题目中“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这句话吸引了注意力,答题内容围绕着“立法建立在民意基础之上”展开,也有部分考生着重回答了“我国全民阅读量偏低”的问题。虽然题目中确实有涉及“立法听取民意”、“我国全民阅读量不高”的内容,但这些仅仅都是题目的背景材料,而非真正的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通过立法这种手段来促进全民提高阅读量,你的看法是什么”。所以要真正搞清楚题目的问题,才算真正的“听得明白”。
最后还需要“说得清楚”。
“说得清楚”是指考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面试的考场上,言语表达能力是着重考察的一个方面。所以,不仅仅需要“会说”,跟需要“说得好”。第一,要做到表达流畅,不能过于断断续续,或者有过多的口头语,总是打断自己答题内容;第二,语速要适中,不能过快、不能过慢,语调需要抑扬顿挫,不能一个答题过程保持一个语调;第三,学会运用逻辑词,让自己的答题内容更有条理性。常用的逻辑词有“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