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华网 转载 2017年10月16日 21:11:30
国际高新企业为何流行“搬回市区”

经济头图(长).png



       如果成立了一家高新技术小企业,你会选择把它安在哪里?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搬回市区”,即向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例如,伦敦硅环、剑桥肯德尔广场、波士顿创新区是当地政府看重的政策和规划计划;纽约硅巷成为超过500家新公司的所在地;西雅图南湖成为生命科学机构的新枢纽。

  在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大背景下,研究分析国外大都市以“创新街区”推进中心城区提升创新能力的经验,将对上海提升创新能力有所启发。

  “创新街区”有啥好处

  “创新街区”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要具备“城市特质”,即复杂性、高密度、文化与人口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新旧事物的层次性。二是要部分或全部地整合创新企业、教育机构、创业者、学校、金融机构、消费性服务业等经济活动要素。三是位于城市内部的高密度城市化区域,且具备免费与半免费的公共空间、混合功能开发的空间要素。它可以是中心城区,也可以是历史性滨水空间;既包括“支柱核心型创新区”和“城区再造型创新区”,也包括中心城区非支柱型创新区。四是要有便利的交通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等。

  “创新街区”的形成过程中,有创新企业、知识员工和地方政府三个关键的行动主体。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来看,只有当创新街区建设能给三个行动主体带来收益增加,才能形成内在的最大动力。

  对创新企业而言,良好城区生活环境能更好地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对于创新活动而言,知识可以通过人际接触和跨企业流动进行有效传递。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已经表明,在传递隐性专业知识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工作分享文化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互动十分重要。例如,在午餐或在高尔夫球场上面对面的接触和讨论,被视为硅谷型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同时有研究表明,良好城区生活环境的软区位因素对吸引创新企业和知识员工有积极的作用。

  对知识员工而言,办公空间的演变推动员工倾向具有良好生活环境的中心城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企业办公的时尚是遵循设计师所谓的“通用规划”——成排的独立隔间。然而,这种排列相同小隔间的传统方法被证明降低了生产率和工人之间的沟通,并最终阻碍了创造力。当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后,企业逐步认识到创新基本上是社交活动的结果,于是开始打造多样性的办公空间,如开放楼层规划、灵活空间和“非领地型”办公规划等,并开始建立规范以提高部门间合作、日常沟通等。

  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促进中心城区复兴并提升城市经济弹性。从国际上看,原先城市郊区化过程中遗留的“城市疤痕”空间大、成本低,成为城市复兴的机遇区,其触发点正是2008年前后开始的经济衰退。地方决策者开始认识到创造就业的主力军是中小型企业,因而提出大力发展创业公司和小型企业的政策计划,以帮助城市缓解经济衰退和降低失业率。在政府的适当干预下,初创型和中小型企业得以用较低的成本入驻中心城区“创新街区”。而随着企业收益上升,地方政府的综合收益也得到提升,这是一种双重经济理性行为。

  波士顿带来什么经验

  从纽约硅巷、伦敦硅环、剑桥肯德尔广场等典型街区的发展来看,它们在转型初始阶段,基本上都是靠市场化因素推动,特别是与私人开发商对区域的改造升级有关;在转型至一定阶段后,地方政府才开始进入,并推动实施相关的政策计划。

  不过,这里面也有例外。与大多数美国城市一样,2008年后波士顿遭遇经济衰退带来的高失业率,地方政府开始迫切需要寻找能够创造就业、刺激增长和振兴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机会。在这个背景下,2010年波士顿宣布了一个新的城市更新计划:在南波士顿滨海地区规划建设一个“创新街区”。经过5年的开发,这个地区的科技公司贡献了30%的新就业增长。其中,11%的新公司是教育和非营利组织,21%的新工作集中在创意产业,16%在生命科学或绿色技术领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打造的“创新街区”。

  在建设过程中,波士顿的规划主要策略有:一是促进合作。创建紧密的生态系统以促进创造性增长,将小公司与大公司相互交织;二是提供“公共空间+规划”。建立丰富的合作开放空间和场地,并创建街区会客厅。三是发展24小时的社区。建设创新住房,提供居住工作空间,并吸引世界一流的餐厅和文化机构,营造活跃的夜生活。

  具体从规划建设过程来看,土地利用是波士顿形成“创新街区”的关键因素。首先,非住宅用途的总建筑面积的20%用于创新空间,包括实验室、小企业孵化器、研究设施、设计和开发用途、汽车共享或自行车共享服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新增工作等。其次,推出项目助力“微型单位”创新发展。这个项目共有832个单位,其中有96个租金较低的“微单位”。第三,打造开放空间,如绿色海港、法院广场、海港山和公园。值得一提的是街区会客厅,作为街区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吸引人才和商业,由非营利运营商以5年一美元价格运营,还提供会场补贴,相当于为租借公司节省了100万美元的费用。

  上海可以借鉴哪些做法

  当前,上海正在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下,有必要发挥中心城区在推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积极制定和发挥政策工具对“创新街区”建设的引导作用。“创新街区”的规划建设,需要灵活空间以促进新经济、初创企业的增长。积极实施中小公司相互交织、功能混合开发、公共空间以及24小时社区建设等关键规划策略。推进街区公共创新中心的建设,以促进交流和沟通。公共部门可以继续鼓励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组合,并尽可能创造廉价的办公空间。

  另一方面,鼓励私人开发商在“创新街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例如,推动私人开发商开发小型企业、创业企业可承受的灵活办公空间,并辅以街区政策支持。在推进建筑物内部更新改造过程中,重点考虑增加零售公共空间,推动楼宇大厅与一楼的公共空间自然衔接,并与外围开放空间互通;鼓励私人开发商提供新公共福利,承担创业企业入驻风险,等等。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遴选热点 | 精准扶贫的经济学解读 经济
精准扶贫就是针对不同致贫因素,采取差异化的干预方式来实现脱贫。
遴选热点 | 科学认识和积极培育共享经济 经济
共享经济,又称分享经济,是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分散的商品或服务,实现闲置资源在供需方之间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转,继而实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
遴选热点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