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子 转载 2017年10月12日 19:47:31
为官当自畏法始

网页头图.png



为官当自畏法始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官员应该知法懂法,这是为官的常识。建设法治中国需要群众知法守法,更需要各级官员率先垂范。作为社会精英,一些官员如果连知法懂法都做不到,又何谈依法行政?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官员知法犯法,对法律没有畏惧让人惊心。这种对权力的迷信和过分自信,让官员们在管理地方政治、经济、社会事务时,很难用法治思维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对权力的滥用和对法律的漠视,成为群众意见矛头所指。官员连知法守法这一底线都不能守护,又何谈依法治国?为此,习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其实就是要求各级官员认真学习法律,真正敬畏法律,树立法治意识。一定程度上讲,为官当自“畏法”始,才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干成事,且不出事。


其实,“畏法”说法并非今日才有。《明史·杂俎》中就有一个“畏法度者最快乐”的典故,说的是朱元璋当皇帝后十分重视吏治,特别是对官员贪腐行为深恶痛绝,一次,他向群臣发问,天下谁人最快乐?应者中,有说金榜题名,有答功成名就,还有人说富甲天下。朱元璋听后却沉默不语。这时,一位名叫万刚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乐。此语一出,朱元璋深为赞赏。畏法度,就是敬畏法律而本分守法,熟知法度而循规蹈矩,畏惧法律而不越雷池,自觉做守法官员、廉政官员。


封建时代的官员尚有此深刻认识,我们共产党人更当有此境界。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大了也不好。”一个人怕的东西越多就越会自律,只有心存畏惧,才能自律自警,才能摒弃侥幸,不敢触犯党纪国法,才能杜绝非分之念,不敢伸贪婪之手,不敢干违法犯罪之事。法纪看起来是对个人“自由”、“快活”的制约,二者似乎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却是统一的。畏法纪者时刻用“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受到法纪的保护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反之,不畏法纪的人,为所欲为,无视法纪,天为老大我老二,就必然会做出违反法纪的事来,最终受到法纪的制裁。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蔑视一个时代的权贵,但你绝不可以藐视一个时代的法律。”自古及今,这个道理已被无数的事实所印证。任何胆敢藐视法律的作奸犯科者,不管他是庙堂高官,还是贩夫走卒,最终都不能逃脱该受的惩罚。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特别是在建设法治社会、提倡制度反腐的当下,为官者一定要让法律的警钟在心中长鸣,学法知法、尊法畏法、守法执法,做到不为诱惑所动心、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人情所束缚,进而做到在利益面前不伸手、在权力面前不逾矩,当好依法治国方略的践行者、推动者、保障者。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两学一做”也需要“五味调和” 热门稿子
当前,“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各地深入、有序推进,这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实践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中华饮食烹饪讲究“五味调和百味香”一样,要把“两学一做”抓到位、见实效,也需要用“五味”进行“调和”。
全力打好干部工作“组合拳” 热门稿子
省委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好班长好班子好梯队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构成我省干部工作上、下、管、育、爱的“组合拳”。这套“组合拳”既总结了经验,又创新了做法;既延续了传统,又探索了规律;既贯彻中央精神,又体现浙江特色,是新形势下我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蕴含的理论内涵、实践逻辑、政治站位,值得我们学深悟透,指导工作推动实践,锻造一支事业发展需要的浙江铁军。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支点 热门稿子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这是党内政治生活取得实效的三个支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