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鱼跃】 《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颖达疏: “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
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鸣于乔木】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鸣野食苹】 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后以“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其甘苦。
【鸣凤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後集。梧桐者,犹明君出也。生於朝阳者,被温仁之气,亦君德也。”
后因以“鸣凤朝阳”比喻贤臣遇明君。
【凤鸣朝阳】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
【鹡鸰在原】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鲂鱼赪尾】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 赪,赤也;鱼劳则尾赤。”
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黍秀宫庭】 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遂以 “黍秀宫庭”作为感慨亡国之词。语本《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
【鼠牙雀角】 ①《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原谓强暴侵凌引起争讼。后因以“鼠牙雀角”比喻强暴势力。
②指讼事或引起争讼的细微小事。
【龙骧麟振】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骧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