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木之南 参赛 2017年10月13日 21:21:31
参赛|如何形成82分的行测思维:常识该怎么复习

未标题-2-01.png

南说北讲原创文章,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作者|双木之南

 

谈了一些常识知识后,今天着重谈一下常识该怎么复习。当然,以下的复习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常识,可以发散到所有需要记忆的模块。


双木1.png


(一)推荐资料。


推荐两份资料,并附上下载地址(见文章末尾附件)。资料都是我们复习时仔细检查过的,经得起考验。个人建议,最好纸质档与手机同时用,相互结合。在下载下来之后,打印出来装订好,做成册子,同时也放在手机上,在不方便携带纸质档时,如坐公交车、等人这些碎片时间,看一看资料,总胜过玩游戏打发时间。


(二)常识真题。


推荐建立错题本,将做错的真题收集整理好,统一用笔记本抄下来。如果觉得难抄,可以用电子档搜集整理,再打印出来。但说到底,不管电子档还是纸质档,必须一道题一道题整理,不能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三)手机应用。


“安利”下人民日报客户端,建议定期看下“闻”“评”这两个栏目,看“闻”是为了了解最近的热点新闻,增长见识,看“评”可以学习写作思路,提高申论写作能力。

    

双木2.png


(一)死记硬背。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述复习资料就是我们的粮草。在备考过程中,推荐每天早中晚各看5-10分钟,常识资料、错题本、《人民日报》客户端都要看,时间根据个人自身情况来分配,一般是常识资料最多,错题本其次,《人民日报》客户端瞄一瞄就好。


尽管这办法比较刻板,但是只有背多了,这些知识才能浸润到血液中,渗透到骨子里。以笔者为例,就是坚持在起床、午休、晚上睡觉三个时间段背诵。只要肯坚持花几个月时间,多复习几轮,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二)交叉联想。


我们并不是过目不忘的神童,很多知识点都经常是“拼了老命”在记,但还是几天不复习又忘……这就要求在常识的积累过程中,注意联想。

    

联想是有神奇效果的。上初中历史时,记时间总是很痛苦,但有几个时间永远记得。如唐朝建立时间是公元618年,而中考的时间恰恰是6月18日;又如美国建国时间是1783年,联想到谐音“一起爬山”,这样一联想,就记得牢了。

    

如人文常识,2015年春季联考曾考过“下列战役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以逸待劳之计的是”,我们对比战役,可以联想很多。


淝水之战可以想到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三个成语都是行测“热词”。

 

城濮之战可以联想到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的双方之一是晋文公重耳,往外发散,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可以想到春秋五霸分别是谁;往内发散,跟随晋文公重耳最出名的臣子是介子推,可以联想到寒食节的由来。


垓下之战,首先想到交战双方,项羽与刘邦,再联想到成语四面楚歌,还有项羽也说过“无颜见江东父老”。


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用联想的方式来记,知识点记得牢,而且不会轻易出错。


(三)理解吃透。


从日常做题中,我们可以感觉出来,部分常识题可以利用生活常识加推理做出来,如国土不能私有、“二孩”而不是“二胎”等等,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看新闻,听广播时要留心。


绝对不能小看生活中的知识,以常考考点民法对于年龄的界定为例,民法界定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是以0、10、16、18为界限,0-10为无民事行为能力,10-18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但这里有个特例,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一点,在笔者参加深圳市市考的时候,正好考到,而这个知识点,最初只是在坐的士时听法制频道时听到的,事情就是有这么巧。


双木3.png


这里可以借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把书读厚”“把书读薄”。


首先是“把书读厚”。常识的复习中,经常会发散思维,比如某一道题目会联想到其他一些东西,需要在题目旁做一些注释和批注,这样,我们会学得更多,也会觉得把书“读厚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复习资料,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利用碎片时间,一点一滴积累。


这个阶段做好后,我们会逐步会“把书读薄”。比如历史,就可以用朝代这条线,联想到该朝代著名的帝王将相、科技成就、人文常识,甚至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记忆。又如地理,想到某个纬度,可以联想到某个国家,该国有何特色、称号、矿产资源、著名人物。这样,我们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就会觉得书似乎“读薄了”。到这一步,才是到位了。

 

 

附件1:常识高频补遗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geM0NHx 密码: 6pk9

附件2:类比与定义中的常识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qXWrPzm 密码: 7aim

 



分享给朋友:
26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2017公考来了,测一测你是不是炮灰君? 学霸说
有的考生很多年都考不上,有些人甚至压根也从来没有细想过自己老成炮灰君的原因……下面,笔者就来分析一下哪几类人容易成为炮灰,顺便给大家奉上防炮灰五大攻略。
原创|155分上岸公务员行测秘籍 学霸说
155分上岸公务员分享成功经验,行测申论答题技巧
原创|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入门技巧 学霸说
讲解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经验和技巧,以及在备考中间需要注意的。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