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8日 16:50:47
心中有畏 行有所止

范文头图.png


“守纪律,讲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在党的作风建设上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治标”到“治本”的升级,会让我们党形成强大的感召力、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习总书记强调纪律和规矩意识的重要性,就是让各级领导干部时时讲规矩,永远守纪律。改革发展的时代号角吹响时,“讲规矩”要从“关键少数”推广到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才能心中有畏,行有所止。


明底线,使全体人民成为“规矩”忠实崇尚者。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里。人民认同规矩、信仰规矩,让规矩在人民心中生根,首先源自底线思维的形成。底线思维是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利与法关系的标准;底线思维是不以言代法、不以权压法、不贪赃枉法的态度;底线思维是政府权力、社会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共识。因此,唯有明晰底线思维才能使立规矩成为一种自觉,讲规矩成为一种习惯,守规矩成为一种自然。规矩就能释放更多的社会正能量,使法治国家建设得以全面推进。


守纪律,使全体人民成为“规矩”自觉遵守者。“破窗效应”启示我们在集体无规则意识的环境中,会带来巨大的负面社会效应。因此,规矩的基础是人民对规矩的敬畏和遵守。然而,人民遵守规矩的前提是规矩能够凝聚价值共识、制度共识和行为共识,纪律意识能更好的将规矩建立的信仰、权威和精神有机融合,它既划定了不可碰的社会价值红线,又标注了不可越的社会制度底线,同时明确了不可出的社会行为界限,成为人民“讲规矩”的重要保证。因此,唯有树立纪律意识,才能让规矩内化于心,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民众基础。


强法治,使全体人民成为“规矩”坚定捍卫者。韩非子有言: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维护“规矩”尊严,坚定捍卫法治是执法者的基本信条,然而,人民权益要靠法律来保障,法律权威同样要靠人民来维护。“守规矩”能民众自觉塑造独立人格,自觉养成权利意识,自觉养成法治心态。唯有法治精神养成,方能让人民多一些理性、少一点冲动,多一些独立、少一点盲从。具备法治精神的国家,才能让每一个公民都要在“有规矩”的轨道上合理、理性地表达诉求,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捍卫法治的尊严。


“讲规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讲规矩是底线思维缺失的补给,是纪律至上观念的普及,是法治权威树立的养成,唯有“讲规矩”,才能心中有畏,行有所止。




分享给朋友:
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