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9日 15:34:25
“红顶中介”摘帽,环评乱象当止

社会头图(长).png

为“红顶中介”摘帽的同时,更要加强制度规范与市场监管,而不能任由原先这种直接的利益输送转化为暗箱操作。


历经近两年时间,“红顶中介”终于彻底退出环评领域。据悉,截至2016年12月底,358家环评机构如期完成脱钩,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


“红顶中介”退出环评领域,是2015年2月中央巡视组向环保部提出的重要巡视意见,也是环保部作出的郑重承诺。彼时,环保部确立了直属事业单位8家环评机构率先脱离,地方分批分期脱离的安排。


所谓“红顶中介”,指的是背靠行政部门或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中介机构。以往,很多地方的环保部门都有自己的研究所,而研究所又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设立环评机构,承揽环评项目。这样的话,环保部门实际上充当了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对环评技术服务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环评乱象的产生,与这些“红顶中介”有莫大关系。道理很简单,若环评机构与行政部门“穿一条裤子”,企业自然趋之若鹜,从而衍生权力寻租、价格混乱等问题。而这一乱象,反过来又对环保监管产生消极后果。


例如,有报道提及,2009年中国气象科学院在秦皇岛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环评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情况。其公众参与部分的调查结果表明“100%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和选址”。而实际上,不仅当地部分村民不认可这一结论,所谓接受调查的人员,有的在调查表填写时已经死亡。这份调查的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将环评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就是为了截断权力的脐带,理顺环评技术服务的市场竞争。但应该说,给“红顶中介”摘帽,只是规范环评技术服务的第一步。虽说“红顶中介”的帽子摘掉了,但通往权力的渠道仍未堵上。简单讲,只要双方的人际关系还在,利益输送的链条就难以截断。特别是在一个讲关系、谈情面的社会,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权力纽带关系,仍将为不法寻租活动制造肥沃的土壤。


因此,为“红顶中介”摘帽的同时,更要加强制度规范与市场监管,而不能任由原先这种直接的利益输送转化为暗箱操作。从这个角度讲,环评的公开透明化,才是遏制环评乱象的根本之策。只有让权力晾晒在阳光底下,才能截断权力寻租的链条。比如建立环评机构黑名单制度,对弄虚作假的环评机构一律取消其资质。又如真正引进公众评价制度,不仅要让公众评价项目本身,还应让公众对环评报告“打分”。


“红顶中介”与行政部门的关系,是历史与现实造成的结果。不仅在环评技术服务领域存在,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是一个突出现象。清除中介机构、协会组织“准行政化”的烙印,本身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改革。就此而言,环保部门花了那么大力气,彻底完成环评机构的脱帽,成绩来之不易。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热点积累:“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毕业寄语该说与谁听 社会
5日,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该校邱德拔体育馆举行,3000余名北大本科生正式毕业,走出校园开启新征程。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毕业典礼上致辞,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寄语毕业生“吃亏就是占便宜”,希望同学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原则和底线,保持温和平静与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7国考面试热点:朋友圈里的“网络投票” 社会
【热点背景】 “我朋友入围十大法官评选,烦请帮忙投上一票。”“我女儿幼儿园绘画作品评选,请您为X号XXX小朋友投上宝贵一票。”近年来,网络投票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逐渐流行起来,各类“排名”“作品展示”“XX票选”等网络投票活动,将“朋友圈”变成了“拉票圈”。更有甚者,有的人在拉票前,还会提前发个红包,作为投票的“回馈”。
面试热点 | 解决大班额前提是办好农村教育 社会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通过提升农村学校质量,有效化解了县城学校的大班额问题。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