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5日 10:37:39
【2017遴选材料分析题: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案例分析头图-02.png


材料1: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色共享单车。与公交车、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无论是缓解交通拥堵,还是保护环境,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北京一些地铁站周围,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现象明显:有的横亘在人行道上,妨碍行人走路;有的无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住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在南京,共享单车进驻才半个月,仅是闹市区新街口一处就有近600辆单车因违章乱放被管理部门拖走。在成都等地,共享单车也因“占道”等问题屡被城管部门扣押。


材料2:2016年12月,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收缴204辆共享单车,引发热议。被收缴的共享单车涉及三家运营商,原因是在人行道上乱停放,同时挤占盲道。


据悉,11月中旬开始,多家共享单车运营商陆续登陆成都市场,“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据运营商“一步单车”负责人林袁表示,该品牌在成都三周试运营后便拥有注册用户10万人左右,活跃用户占80%。


共享单车“野蛮生长”,乱停乱放已成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侵占盲道、人行道甚至机动车停车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悉,共享单车运营商均对使用者做出了在车辆停放时“不占盲道”等要求,但难以执行,因此出现了城管大规模收缴事件。


据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共享单车违反了《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开展经营活动”的条款,因此展开收缴。而在此前,成都多地物业管理人员已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腾挪,如环球中心物业自发将近百辆违规停入机动车停车场的共享单车搬到自行车专用停车场。日前,成都市城管委出台新规,将共享单车摆放是否整齐等问题纳入“门前三包”范围,即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负责监督清理自家门前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


材料3:手机查找定位,扫码开锁,便捷支付……近日,成都街头出现大量共享单车,引发人们关注。然而一名用户在用手机定位查找附近的共享单车时,发现最近的一辆单车竟然被扔在了河里。


对此,该单车的运营商——摩拜单车的成都区域负责人李裕贤表示,对于恶意破坏单车的行为,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然而,共享单车“落水”事件连接不断。数日后,成都一辆共享单车再次在河中被找到,工作人员不得不冒着严寒下水将其打捞上岸。


据几家主要运营商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的共享单车投放量将达到数十万辆。然而,共享单车时常被“虐待”,让不少市民愤慨。“APP上显示的单车却始终找不到,不是被人挂在了树上就是给抬到了自家楼道‘私藏’。”成都市民蒲堂春是共享单车的粉丝,曾多次举报使用乱象:二维码被毁、车锁被撬、被挂上树,甚至直接弄坏车辆。


“希望所有的市民善待共享单车。”据“1步单车”负责人林袁表示,该公司运营的共享单车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就有不下10起的各类离奇损毁事件发生。车轮被撞变形、被私人上锁等都是常见情况,甚至有单车被“分尸”——除了车架还在,其他部件都不知所踪。如今,“1步单车”每天需处理20多台异常状态的单车,除因被骑到太远区域外,其他几乎都是遭到了损毁。


此外,永安行单车成都区负责人张庭凯也表示,公司每天收到的车辆损坏举报有20起左右,加上未被发现的,被损毁的车辆数远远超出了运营预期,甚至有人利用高科技手法,通过网络对共享单车系统进行攻击,批量破坏密码锁。


对此,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律师蒲虎分析,根据不规范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及单车的损坏程度,5000元以上即可判处作案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将市民不文明行为纳入到社会的诚信体系中,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为应对各类使用乱象,共享单车运营商也在努力。张庭凯表示,永安行单车已规定对拍照举报乱象的用户奖励相应的信用积分,如果有用户违停或恶意损坏等,将被扣除信用积分,另外还招募了40多名巡街志愿者和巡查专员,负责车辆的停放及巡查维护。


【问题】请针对材料中反映的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简析】


共享单车解决的不仅仅是短途出行的问题,化解的也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接驳的尴尬,更具有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功能。


相较很多城市政府提供的付费使用自行车,共享单车能够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其定位约车、网络支付、停放自由的功能,让市民享受更加完善高效的个性化用车服务,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无疑是“互联网+交通”的创新之举。


但是,共享单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显然制约了共享单车健康、良性发展,也不利于改善市民的出行。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顺畅、更便捷,这需要政府、市民和共享单车平台三方共同给力。


一、政府应站在将共享单车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高度,从政策上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与维护,为共享单车创造更好的运行环境,为市民创造更好的骑车出行环境和社会氛围。


从短期来看,应将市民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纳入到社会的诚信体系中,对于破坏 、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市民,可以列入失信“黑名单”,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上,城管部门要提供管理力量,与共享单车平台共同管理停放在户外的共享单车。这既能提升共享单车的管理效果,又降低共享单车平台的管理成本。


从长远来看,政府应从土地、规划方面对共享单车停车地的选址给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政府还要规划出城市单车道,让单车享有基本路权,倡导骑车出行的绿色生活理念,方便市民骑车出行,让市民有意愿骑车出行。同时,加大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提高空气质量,让市民骑车出行不再是“吸毒”,保障市民有出行的生活环境。


二、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最核心、最棘手的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调查中发现,自行车被用户随意停放甚至带回家、二维码被毁、车上被贴广告、车座被损坏、私自加锁占为己有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使用者将其丢进河里,对于用户的某些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共享单车经营者也表示束手无策。显而易见,无桩的共享单车虽然使用时方便自由,随之而来的却是经营者和政府部门监管成本的上涨。共享单车的盈利基础,就是要求使用者秉持“共享”的理念,主动促进单车的有效利用率,通过合理停放、主动爱惜、及时报修等自律行为让单车实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这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才会实现更多盈利,进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共享”本身就是一种自律性理念,这种经济理念根植于良好的法治环境之中,这要求政府部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共享型经济模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更要求共享的参与者具有良好的道德法律素养,通过自律实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共享单车能否在城市畅行无阻,其根本性保障就是国民自身的法治素养。


三、共享单车平台自身要继续发力,改进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共享单车经营者更要不断改进技术,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案例分析 | 破解“临时工执法”的困境 案例分析
“临时工”大量产生,一是源于行政执法任务重等客观原因。二是部分行政机关胡作为、乱作为。
案例分析 | 2016河南遴选公务员考试案例分析:申遗 案例分析
中国丹霞捆绑申遗的几个地方,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当地政府投入的资金一是来自上级拨款,二是靠银行贷款。
案例分析 | 四川省遴选笔试案例分析解析 案例分析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