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喽哈喽 原创 2017年10月22日 10:52:57
原创 | 3.15打假的这些事例,公考的你一定要积累

写作素材头图.png



3.15打假的这些事例,公考的你应该要积累!

文/雯子

 

   相信大家都知道素材积累对于每一个公考考生的意义,也是我们复习的一个必修课。刚刚结束的3.15晚会,从互联网虚假广告、个人隐私、食品安全、关爱老年人以及生活知识等多方面,反应出当前消费者多面临的诸多问题。哪一个个详实的例子,清晰的数据,都可以成为我们公考面试积累的素材。接下来,笔者首先给大家梳理一些素材,然后再跟大家谈谈这些素材如何运用到答题中。


一、事例篇


  1.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竟成最大虚假广告

  互动百科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领先的社会化知识媒体平台,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但记者调查发现,互动百科上有些词条却很奇怪。有一个词条名叫“极藻5s”,称含有“真核盐藻、极地蛹虫草”等五大稀缺成分,“被誉为神丹妙药”,不仅能“美容壮阳”,甚至还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产品见证中,一位肝癌患者服用“极藻5s”仅仅7天,癌细胞就不见了。可是如此神奇的产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却查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在互动百科上,利用这种方式推广产品的词条还有很多,比如“B365酵素”、“补肝素”、“神经酸”、“仙人鞭”等产品,各种疗效方面的描述极为夸张。

 


2、日本核污染食品流入国内

2016年9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稽查局的执法人员发现,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来自日本的食品,有奶粉、麦片、大米、 酒类等。不过,这些网站的商品详情介绍中,这些食品产地一栏仅标明是日本,而没有更为详细的地址。

执法人员发现,实体超市也有销售核污染食品,包括一家无印良品、一家永旺超市,都发现了禁止进口的核污染食品。这些产品被贴上中文标识,撕开后发现原产地为核污染地区。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因为海啸导致了核泄漏事故。为了保证国内居民食品安全,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宣布禁止进口来自于核污染地区的食品。但是,来自于日本核污染地区的食品还是出现在国内市场。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现,初步统计,全国销售核污染产品的跨境电商商家突破13000家。


3、耐克时隔5年再现无气垫球鞋

晚会曝光,消费者郎先生刚买了一双耐克的zoom air气垫鞋,称买回来之后在球场上感觉很硬,“我落地的时候,就是明显感觉到脚酸”。然后,他就把刚买的这款鞋和此前同款的一款气垫鞋切开,进行了对比后发现:原来买的鞋的后跟带有zoom air气垫,而新买的耐克这双鞋后跟只有实心橡胶底。也就是说,耐克zoom air气垫鞋竟然没有气垫。

针对这个事件,有关专家和部门人士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耐克这种行为是虚假宣传。晚会曝光称,5年前,耐克在中国就陷入“气垫门”,北京市工商局首次对外披露了耐克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对耐克一款气垫鞋的国内外双重标准开出487万元的罚单。


4、微商交易,眼看着3000元钱打水漂

2016年8月,南京的陈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一微商处购买了一套价值2999元的高档护肤品,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与宣传不符,要求退货,可是该微商推脱了几次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退货无果之后,陈女士准备投诉该微商。由于“微商”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商业组织,微信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投诉电话,眼看着3000元钱打了水漂。


二、拓展篇


     “拉黑”不良奸商,捍卫“诚信品质”


   又是一年“3.15”,又到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天一天多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一席暖人心肠的话语,见证完善监管打击假货、优化消费者生活品质的国家态度。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一年,逐步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被提升到政府市场监管工作重要位置。大数据分析显示,2016年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正评价比2015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在商品服务和消费者保护方面,情况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危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依然存在。昨晚的央视“3.15晚会”,就揭开不少消费陷阱和行业黑幕:互动百科网用虚假的广告堂而皇之地圈钱,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产自核污染地区的日本食品,改头换面出现在无印良品超市等店铺中;一些饲料企业往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种“禁药”,危及消费者健康……消费者权益保护没有完成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努力远不能止步。(现状)坚持对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零容忍”,用最严格的追责和惩戒来封堵诚信漏洞,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消费者损失,提升消费安全感。不可否认,如今不少消费者侵权行为更为隐蔽复杂,监管有盲区、取证有困难,但加强对侵权行为的监管力和执行力,政府部门应有比媒体更为敦厚的责任担当。(政府部门对策:态度“零容忍”,严格追责和惩戒来封住诚信漏洞)


应看到,诚信是市场运行的基石。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维护“消费权利”和“诚信品质”的重要力量,如果任由假冒伪劣、缺斤少两充斥市场,结果便会是“劣币驱逐良币”,商业环境恶化之后没有人会是受益者。“我们要让守信者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不仅是美好的目标,更应成为企业、政府乃至每个公民的共识。从长远看,构建一个从企业自律、行业自律到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天下少假”社会共治系统,互信互利的市场环境才能建立起来,“社会良心”和“商业正义”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伸张。(对策:每个人参与,构建共治系统)


还应看到,质量是企业兴盛的关键。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就会导致中国产品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继而使得公众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不足。“我们不缺产品,但缺好产品;我们不缺制造,但缺好制造。”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发言引人深思。近年来,中国产品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但也还存在着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一个突出表现是,许多消费者热衷到国外“扫货”、在网上“海淘”,对同类型的中国产品却视而不见。对此,在完善监管、打击假货的同时,我们还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为优质产品和有效供给“腾笼换鸟”,用质量托举起中国制造的口碑。(对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


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法治环境逐步完善,正处在提升诚信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黄金期。抓住机会强化市场道德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质量和诚信筑牢发展根基,中国制造一定能创造更多辉煌,中国消费者一定可以自信满满地走向未来。


对于职业打假,电商假货等问题,笔者推荐了一些文章,考生可以按照笔者在上述文章的分析方法,找出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等等。


职业打假--推荐文章:《让职业打假从“生意”走向“正义”》《消法谢绝“职业打假”,心太大!》、《公正评价职业打假人的社会角色》等等


三、应用指南


   当题目涉及劣质产品、食品问题、药品问题、企业诚信、售假打假等问题,可以借鉴材料中的案例、分析及对策。


   例题:目前食品药品打假越来越多,有人说不是政府打击力度不够,而是奸商太狡猾,同时制假售假成本低、风险小,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012年四川公务员面试真题)

思路:表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越来越高。面对层出不穷的过期食品、药品、地沟油、虚假减肥药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有的人认为不是政府打击力度不够,而是奸商太狡猾,同时制假售假成本低、风险小。我认为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


食品药品问题越来越多既有食品药品生产者缺乏必要可行的自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社会责任,为了利润最大化,进行食品、药品造假;也有我们的政府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但是,政府多次采取的全国范围内的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曝光的问题产品,让我们看到政府政治食品药品问题的决心。


食品药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完善有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守信企业名单,公布食品药品违法企业“黑名单”,加快推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要诚信经营,遵纪守法。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要拒绝购买造假商家的所有产品,遇见有问题的食品药品时,要积极跟食品药品监督执法局、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进行举报。

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把牢“从农田到餐桌”“从研发到销售”的每一道防线,为人民赢得一个健康的未来。

 




分享给朋友:
9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面试中综合分析题目的分类 与特点分析(三) 综合分析
面试中最难的就是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不是拿到题不知道怎么答?这篇告诉你如何从社会现象中用政治思维回答面试问题。
原创|面试中综合分析题目的分类与特点分析(二) 综合分析
我们来看面试综合分析题中的第二类,对词语或句子的分析,必能找到你需要的那一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