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红霞 转载 2017年10月11日 20:54:42
综合分析需把握三大要求

综合分析头图.png



【示例一】


给定资料1-6反映了诸多民生问题,谈谈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15分)


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字数不超过200字。(2011•浙江•第一题第1小题)


【示例二】

资料四下划线句子提到“遭遇到一个两难的境地”(根据材料四、五、六进行分析)


1.指出其中矛盾做简要分析。(20分)(2010•浙江•第二题第1小题)


【示例三】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500。(30分)(2006•浙江•第二题)


综合分析类试题是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基础题型,不仅作答字数偏高,分值也占有相当比重。中 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从命题形式来看,浙江省的综合分析类试题涉及的种类也较多,出题形式灵活多样,是浙江省申论考试中较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综合分析类试题,最常出现的作答要求为: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这三点是作答综合分析类试题过程中贯彻始终的要求,对作答题目具有指导性意义。中 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浙江申论备考中,务需要把握这三大常见要求。


(一)条理清晰


条理清晰,就是要求考生在形成答案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


从结构上来说,条理清晰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具体情况,答案按照“总——分”、“总——分——总”、“宏观——微观”、“总体——具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及时间顺序等结构进行组织,以体现逻辑层次。二是使用能够区分层次的词汇: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次要;直接,间接,根本等。


从内容上来说,条理清晰指的是一种逻辑思维,考生在形成答案的过程中要仔细斟酌,保证在落笔之前就已完成了对要点的加工整合。如果逻辑混乱,形成的答案也将杂乱无章。


 (二)观点明确


观点明确,是指考生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确予以陈述,不能模棱两可。


观点不明确,中 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在综合分析类试题中的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对问题的评价缺乏明确观点;二是对问题的性质、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影响、后果和解决的需要性等缺乏明确概括,以罗列问题的表现形式代替对问题的定性,以问题的具体表现代替对问题的归纳;三是对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危害、后果以及为什么要解决问题等,没有明确认识和清楚表述。


需要注意的是,观点正确是观点明确的前提,不正确的观点再明确也是无用的。考生要充分联系给定资料,在宏观把握材料大背景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本质,进而获得给定资料所要表达的实质观点,在作答中“为我所用”。


(三)分析合理


要做到分析合理,需把握以下两点:第一,找准、找全分析对象;第二,分析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


1.找准、找全分析对象


找准、找全分析对象,是确保分析合理的前提。如果分析对象都搞错,分析再合理,最终也会与正确答案差之千里。


2.合乎事理,符合逻辑


即分析需须符合客观对象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符合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显到隐、由外到内、由重到轻、由主要到次要的事物客观顺序和认识顺序、表达顺序(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逆向,不管正向排列,还是逆向排列,都需须符合正确的顺序);也要符合辩证法关于联系发展、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原因结果、偶然需然、现实可能、内容形式、现象本质等原理。



分享给朋友:
2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怎样应对国考中的申论 (二)——如何作答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题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几乎是每年必考的。一般情况下会有一道题,分值在10分或15分,大部分的综合分析题出现在整张试卷中第二题或者第三题的位置。 我把综合分析题细化为两类
综合分析 巧拿高分 综合分析
阐释类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特定部分,如一句话、一个观点、现象等进行解释分析,既揭示其本来意义,又挖掘其深层意义。其典型提问形式有“谈谈你对……的理解、认识”、“请阐释……观点”等。题型关键词是“看法”、“观点”、“理解”。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解释词句,点明本质含义,其次依据材料分析论述,最后结合实际得出结论。
综合分析题之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
原因分析题是综合分析题中经常考查的题型之一,很多考生面对这一类题型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解答。原因分析题是注重对某一现象、事件、问题背后的本源、根源的分析,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原理。对于这一题型我们考生应该熟练掌握答题思路与解题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