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20支烟”“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西红柿和虾不能一起吃”……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对每个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微信等朋友圈内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无所适从。
材料二:吃一碗方便面花32天解毒?“方便面有毒”传闻曾流传广泛,但实际上方便面包装纸桶桶身由食品级口杯纸及PE膜组成,正确使用无毒无害。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毒”,使用不当才会造成危害。
高铁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有说法称,国产高铁未采用车厢屏蔽技术解决辐射问题,但实际上高铁的磁场属非开放磁场,它的辐射量很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瓶装水暴晒后有毒不能喝?有人说,车里晒过的矿泉水有害不能喝。但真相是市面90%的塑料瓶装饮料采用PET材料作为瓶体材料。PET熔化温度超250℃,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达到100℃才会析出有害物质,但是汽车内达不到这样的高温。
WiFi辐射会损害健康?“无线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发芽”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网民称“被WiFi害死了还不知道”,但真相是符合标准的设备在正常使用下,WiFi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问题:
(1)产生“科学”谣言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治理网络“科学”谣言?
第一题 “科学”谣言泛滥,原因主要有:
一是外表精心包装,穿上了“科学”的外衣。“科学”谣言中经常大量使用专业用语,引用“权威”专家,尤其是一些国外专家以及国外科学期刊内容,看似引经据典,其实却是移花接木、子虚乌有。或者是断章取义地截取科学上尚无定论的意见,选取自己所需的内容进行传播。
二是话题贴近生活,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科学”谣言的内容一般以养生保健、大气雾霾和食品安全等大众关心的话题为主,很容易引起大家关注。
三是谣言反复传播,容易形成“三人成虎”。即使那些已被科学界和传统媒体辟谣的“科学”谣言,仍会“死灰复燃”,改头换面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人也存在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造成了“三人成虎”的效应。
另外,微信等基于信任关系的移动互联社交工具受众数量庞大,容易因对好友身份的信任而转发相关内容,造成“科学”谣言的广泛传播。
披着科学外衣的谣言一般难以靠常识识破,搜索以往的辟谣信息又不容易立即识别。其迷惑性强,危害大,有可能扰乱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题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源,要治理“科学谣言”,还互联网以清朗空间,需要从自身做起:
一是不轻信。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那些看上去很“科学”的资讯,我们要敢于怀疑,不急于论定,多问问“为什么?”“果然是这样的吗?”思定而后动,做到不轻信谣言。
二是不轻传。要珍视手中的“话语权”,珍视朋友圈的信任,慎重对待自己不熟悉、不肯定的内容,不推波助澜,不危言耸听;指划方寸之间,动作虽小,责任却不小,要思虑成熟再行动,做到不传播谣言。
三是多求证。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对自己不能肯定和确认的内容作必要的求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资源,多对比对照,多查询专业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请教专家学者,或者自己动手实验,以验证其真伪,做到不惑于心。
四是守底线。要明确上网的“底线意识”,对于经过求证有较高可信度的新知识可以转发,对于求证后发现为不实的谣言,不予转发,或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内予以澄清,努力做谣言的“终结者”,共筑防止谣言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