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妙答概括题
一、迅速浏览全文,寻找段落中心句
在大量的材料面前,考生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词一句的吃透材料是不可能实现的。找出有用的信息点,挖出文章主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浏览全文,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段落中心句直接指向段落的意思,往往抓住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即答题的得分点。所以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就要有意识的找出中心句。
【例一】
随着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需求呈多样化发展,家用电器大量普及、更新,居民生活用能延续了2005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的监测统计,2009年1~9月份,全省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8.7%.同时,全省汽车保有量在前两年年均递增19.1%的基础上,2009年前三季度又增加了55.7万辆,达到410.2万辆。预计2009年全年汽车增加将超过20%,汽油用量将增加21万吨,折标准煤30万吨。省能源监察总队总工程师介绍说:“居民生活用能持续刚性增长将给节能降耗带来长期压力。”
【分析】快速浏览段落,不难看出首句就是中心句,如果考生在遇到相关考题时能结合中心句答题必定不会得低分。
二、寻找关键词,高度概括
申论答题一般都会有字数限制,要求考生语言力求简洁。但简洁却也要全面,这时候关键词概括法就十分必要。
【例二】
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被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
【分析】这里上面这句话就可以通过找关键词概括为:渤海是内海,封闭性强,交换能力差,更新周期长。
三、组织语言,同义替换
有些材料在描述时没有中心句和关键词,就需要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同义替换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但是在同义替换的情况下,许多考生,面临的问题是知道意思,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概括,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进行积累和储备。
【例三】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残疾人有85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34%.82岁的刘老住在某市西城区一栋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楼里。刘老身子骨虽然还比较硬朗,但走路基本靠助行器帮忙。年轻人走一步的距离,他要挪上四五步。三年前,老楼单元门出口处修建了无障碍坡道,刘老等老年居民特别高兴,但这一项小工程却曾引起不小的波澜。由于三个无障碍通道要占用几个车位,这就使小区原本就十分紧张的车位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居民持反对意见。最终,居委会只好拆除了两个废旧自行车棚以腾挪空间。43岁的按摩师罗先生说:“由于天生重度弱视,我很少出门,吃住都在按摩店里,连日常用品也由经理代购。”对罗先生而言,只有微弱提示音的红绿灯、被机动车挤占的盲道、只有旋转门的饭馆……都是“地雷阵”。
【分析】本段除了“空巢老人”这个关键词外,其他内容描述都很零散,通过材料分析,我们可以把本段概括为:针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的设施建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