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29日 11:41:38
申论备考经验:回答问题如何做到简练?

申论头图.png

 申论试题一般每个题目都有字数限制,而且限制的非常死,因此在这100-200字左右的方格里,把一个问题说得全面、清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申论材料本身可以挖掘的信息量很大,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将从材料中找到的分散的、点滴的东西整合、提炼,尽量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句话表达的,不要再跟“煎鱼”似的,反复唠叨。否则既浪费了美丽的方格,又没有博得阅卷人的好感,得不偿失,请简练作答!



  如何做到回答问题的简练性呢?



  用材料中的关键词说明问题。在很多材料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词组,或者是表述原因的,或者是表述意义的,也或者是表述对策的,我们在看清题目问的什么的前提下,把这类词语找到,作为回答问题的采分点,往往更容易得分。



  例如: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 [市地级]



  (二)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注:答案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就是标准答案,这里作说明问题用)


  (1)汉语被边缘化,教育、社会不重视汉语导致学生汉语水平低下。


  (2)汉语在全球用语、互联网上不占优势,受英语冲击大。


  (3)汉语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国人盲目使用甚至迷信外文,洋化严重。


  (4)传统和经典文化资源被舍弃和漠视,冲击了汉语的传承。


  (5)国人使用汉语不规范,随意简化、滥用,威胁汉语的严肃和规范。


  参考答案中的加重部分,其实都能从材料中找到,这也是我们读用材料时应该有的意识,勾画有用信息,目的就是便于整合和提炼。通过这些关键词很显然能够说明问题,而且容易让阅卷者在茫茫的答案大海中,一眼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阅卷多了,两眼就只看到关键词,好像关键词都是红色的,有就给分。


  整合信息,提炼语言,形成答案。在有些申论材料中,可能存在几段材料在讲一件事或者说明同一个问题,尤其是表原因、表对策类的信息,很零散,有时候又往往不是太明显,需要我们自己把有关的信息列出来然后合并归类,提炼出相对统一的语言,形成答案,便于简明、凝练的说明问题。



  例题: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C类 )第一题,第1小题:


  简要概括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0分)


  要求:概括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像这个题,题目要求是简要概括面临的问题,没有指定材料,就是指的全部材料,要求中写得很明白,简明扼要,字数不过200字,那我们怎么弄呢?把材料中所有的表示问题的信息挖掘,形成凝练语言。


  参考答案(注:来源于网络,仅作示范):


  (1)生态环境方面:掠夺式、粗放式的开采方式,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


  (2)社会方面:贫困、失业、社会保障不完善;


  (3)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老化,布局不合理,居住条件恶劣;


  (4)观念方面:对资源过度依赖,未提前进行转型。



  这个题的答法可以说明以上问题,同时也包含了利用关键词提炼语言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