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庆峰 转载 2017年10月18日 21:12:26
申论热点 | 《西游记》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

文化头图(长).png

《西游记》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

王庆峰

      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总导演杨洁去世了。消息被证实后,《西游记》引起了人们的追思和怀念,甚至引发追问:为什么我们很难再拍出那样的经典了? 

      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观点不认同1986年版《西游记》,原因是在它所诞生的特殊年代里,电视节目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西游故事更停留于纸张和口头传播,以至于当它被搬上荧屏时,注定了其成功具有偶然性。这类说法其实并没有看到在这以后的30年间,老版《西游记》成为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超过了3000次,足以申请吉尼斯纪录。可见,《西游记》不仅仅是几代人的记忆,更是历久弥新、更显珍贵的经典之作。事实也证明,后来的西游故事几经翻拍,有的红极一时,有的票房不俗,但都没有在口碑上超越前作。 

      在分析这种现象时,杨洁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了“西游精神”,她的具体解释是:“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这话极有概括性,就拿钱来说,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剧组把大部分钱投在了取景和特效上,演员工资最多70元钱。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效果、道具依然很粗糙,但观众的捧场,恰恰说明它是一部靠艺术取胜的作品。《西游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杨洁所言的“西游精神”,它不仅展示了一代电视人对待作品的纯粹态度,更是以其中颇高的艺术含金量取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西游精神”在哪里?答案藏在创作态度里。该作品拍摄经年累月,困难的时候只有一台摄像机,但剧组所有人都不畏艰难,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比如饰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世家出身,三代人专注演猴戏,“练就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无论是翻筋斗云、撑竹筏出海,还是在黑风山打斗、打死九尾狐等,基本上都不用替身;又如“猪八戒”,早上精神足,钉耙都是扛在肩上,下午的镜头就是拿在手上,傍晚就是在地上拖了;连不发一言的白龙马,都绝少用特效和替身,跟随剧组走遍了中国。 

      “西游精神”在哪里?答案更见于艺术追求。比如文字,全剧不过25集,一些精彩的打斗戏被剪掉了,却留着木仙庵三藏谈诗一段;又如在原著里,红孩儿问观音菩萨:“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但在编剧的笔下,“孙行者”被改为“猴子”,既保留原著味道,又平添生动;再如配乐,唐僧离开女儿国时,插曲就是许镜清谱写的《女儿情》,歌词寥寥几句,将唐僧和女儿国国王的内心揣摩得透亮;还有,电视曾将“车迟国斗法”的“破烂流丢一口钟”理解为敲钟,经观众提醒后,便立马将敲钟改为了僧衣。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就是如此纯粹的“西游精神”,在总导演杨洁后来的自传里,仍然被形容为“我心中永远一个结、一个痛”,原因是她认为拍得仍然不够好。如果对比今天小鲜肉当道、电视剧注水圈钱的现状,这简直令后来人羞愧难当!想来大约如此,现代社会心浮气躁,聪明人太多了,大家普遍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就连影视作品也大都是快餐品,连基本的质量都顾不上,还谈什么艺术追求? 

      如今提倡“工匠精神”,意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杨洁那一代电视人的“西游精神”,何尝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就这一点而言,那种每个人各司其职、追求极致的精神态度,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申论热点 | 拓宽戏曲高水平传承之路 文化
只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质量意识,在整体的艺术和技术水准上继续探索和提高,一定会为戏曲艺术的高水平传承、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申论热点 | 传统文化需要青春表达 文化
《齐鲁家风》的成功播出启示我们,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弘扬传统文化要把大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同生活的基本细节有机整合起来,让本和末之间圆融无碍,这样文化才能产生切实的影响力。
申论热点 | 文物保护不能“按图索骥” 文化
每座城市都有其发展的规划与节奏,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珍惜文物,保护、开发、利用文物应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