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说北讲 原创 2017年10月03日 09:17:13
遴选|2017年4月27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选调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真题解析头图.png


2017年4月27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选调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7年雨花区选调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试于4月27日在雨花区委党校举行,两场考试同时进行,选调和招聘题目一样,分为上下午两场。


考试形式:共2道题目,读题室读题5分钟,考场作答5分钟,可带草稿纸进入考场。

真题(题目都较长,下面为考生回忆大致题干)

 

上午题目

 

第一题:《人民的名义》火了,达康书记受到大家热捧,有企业在淘宝上售卖达康书记同款水杯,你怎么看?

    

达康书记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剧里是一个正义无私的代表,达康书记受到大家热捧后有企业在淘宝上售卖达康书记同款水杯反映了一个追剧消费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种创意和创新,这种做法理应提倡,但我们更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人民的名义》热播后,同款男装、杯子、西装、耳钉都成了网店爆款商品,销量大增,这是新的市场潮流下打有消费者“追星”烙印的选择。然而,一些人为了追剧大量购买压根就用不到的东西,风头一过可能就闲置在一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

    

在我看来,追剧消费并非一无是处,这也透出更多的值得肯定的信号。一方面,借助“追剧”的公众热情激发某些影视剧物品的消费热情,这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导向,也是市场和竞争的必然。另一方面,影视剧的热播引发的剧中道具物品走红,还透露出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导向。观众和公众多喜欢的是影视剧正面人物,而正面人物手持的、穿戴的衣物往往走红。正是广大观众和社会公众被剧情“美”、剧中场景“美”,剧本“美”、剧中人物“美”与“美好”所吸引。

    

《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剧中,高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腐败的零容忍,高度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坚决态度,高度体现出公众对于未来社会建设和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准确定位的,也是人心向背的所在。饰演正面主角的演员们走红、被热捧,其身上的“穿戴”、手里或身边的物品被热销,这一现象恰恰从中看到公众对于这部影视剧表达内涵认同,也正是公众想表达的心声。

    

然而,对于企业借机在淘宝上售卖被“追捧”的物品,相关部门更应当进行规范和引导,对有关企业加强监管和查处,防止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同时,相关企业也应强化自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商品的买卖交易,不能唯利是图,丧失了信誉,丢了市场。


第二题:有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谈谈你的看法。


这句话的本意是:秀于林的木,风首先摧之,高于岸的堆,水首先湍之。社会寓意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能力出众,成绩显著的人,容易被嫉妒,甚至受到打击、排斥,因此很多人往往会选择明哲保身而不愿做枪头鸟。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无法回避,但这种观点本身具有片面性,我们要正确看待。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自然现象毕竟不能完全正确反映所有的社会事实。如果大家都这样考虑问题,在工作中,所有人都只顾安守本分,不思进取,不敢创新;在危难的时候,没有人敢于做秀木,敢于承担责任,那么单位就不会有进步,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秀木很秀,不仅不会倒于狂风暴雨中,而且能够庇护树林中的其他树木的话,那么秀木就值得我们的推崇和信仰。我们需要做到坚定自己的立场,兢兢业业,奋斗不息,需要明白毛遂自荐才能出人头地,一个人要做到非常优秀,才能毅然立于社会、才不会遭人非议、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一方面,不能因为怕枪打出头鸟,而不敢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敢创先争优。另方面,如果取得了成绩,要谦虚谨慎,不能居功自傲,因为成绩中包含了领导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团队的合作。我们在面对机遇的时候,要敢于创新;面对危难的时候,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客观地去对待每一件事。我们既要勇于不断进取,敢于承担责任,努力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做事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并且团结好各方力量,处理好人际关系,先进带后进,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人才,永远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下午题目

 

第一题:产业扶贫带来了好处,但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影响,群众有意见,你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既要打好生态绿色牌、做足山水文章,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坚决不能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产业,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重要特征,产业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把精准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决不能简单地以增加多少产值、带来多少税收作为产业发展的衡量标准,而是要狠抓精准扶贫落地,让产业发展效益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让他们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当下,我们在扶贫攻坚战中面临着有产品没资金、有人力没技术、有产业没产业链、有品牌没名牌、有利益没机制等困难和问题,我们需要精准施策,实现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特殊地区应该有特殊政策。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发挥市场的力量,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倾斜。对于特困地区,该支持的还要继续大力支持。从政策性金融、小额贷款 、商业金融到合作金融都可以实现有区别的倾斜。

    

第二,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做什么样的产业,应该尊重农民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将大企业扶贫、对口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

    

第三,激发群众意愿。要把产业扶贫的着力点放在培育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上,坚持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贫困群众的信心和斗志,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身动起来,靠自己双手摆脱贫困。

    

第二题:高校换了班子成员,准备励精图治,于是搞了一场明天会更好的歌准备在晚会上集体合唱,但唱跑调了,引起舆论喧哗,你怎么看?

    

高校新一届班子成员在晚会上集体合唱跑调,引起舆论喧哗,对于这一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班子成员集体合唱,说明这是一个领导群体,表达了一种励精图治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作为大学领导,在我们眼中似乎应该是高高在上,非常严肃的。然而,大学的领导能够集体合唱,这不仅紧跟时代潮流,更具有创新意识。演唱《明天会更好》跑掉都敢唱,体现了一种不怕出错的精神。

    

其次,该学校领导的这种做法,无论本身如何,都是一种良性的开端。学校领导的特长显然不在唱歌上,因此,唱歌跑掉也似乎是一种必然,但他们依然去做了,体现了学校领导不怕出丑的人生态度。现在政府也逐步建立起容错机制,在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们广大公务员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这既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产物,也符合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时代要求,有利于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有利于促使人们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审视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高扬科学发展观的大旗。

    

第三,群众的热议,一方面体现了群众对于学校教育的关心,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群众思想的保守,我想在国外,这可能就是一种常态。也说明了我们国家整体的创新意识还不足,需要我们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在全社会激发起改革创新的大潮,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可喜局面。

    

总而言之,我对于该校领导的做法是推崇的,我个人也将以此鞭策自己,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


分享给朋友:
17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你必须知道的公考面试那些事 最新公告
笔试之后如何准备面试?到底要不要报班、如何选择培训班、大量练习才能成功上岸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