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文化,人类的进化便有了更加崇高的意义。“不知礼,无以立”、“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些凝聚着自远古而来的智慧的名言,说明了人类进化至今不仅仅是物质的个体,而更多是精神的个体,“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我国有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但是因为发展思路的固守和刻板,已经显示出于时代发展的不合。谋新求变,探索强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正是以文化人的有效渠道,是延续璀璨的中华文化生命力的灵药。
提升增量,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刚需”。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资源的配备明显短缺。与大中型城市相比,中小城镇文化资源的布局显得捉襟见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供需对比更是尴尬异常。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服务短板不是“单体建筑”,而是体系性短缺,从物质资源到人才资源,再到管理经验都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因此,提升增量,不仅仅是投入财政资金,更多的是要输入人才资源和管理经验,软硬兼施,这是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刚性需求的必要手段。
盘活存量,激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相较于中小城镇偏远农村的“资源匮乏”,大中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势也并非“一片大好”,公共文化资源闲置问题触目惊心,公共文化场所本身功能单一,内容枯燥,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设施场地正在被市场化经营所挤占,其公益性逐渐被市场性吞噬。这是公益文化发展失败的教训,也显示我国公共文化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危机。因此,盘活大中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存量,利用大城市的其他资源,为公共文化探索新出路,谋求新发展,是公共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动力。
控制流量,继承、创新与摒弃并存。公共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其构成既有传统文化因素,也会根据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更新和进化,不断有新的文化元素融入、有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渗透到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之中,也会不断有老旧保守、不合时宜的文化元素被时代洪流抛下和淹没。因此,公共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文化元素的流入,旧文化元素的溢出都是文化生命的自我更新和革命。人类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掌控它的生命脉搏,保持它的健康体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增量、存量、流量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三种数量的合理配比构成一个健康稳固、动态发展的体系,这在文化建设中同样适用。固守原有发展思路固不可取,但谋新求变不是一味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而是在原有发展思路上进行修补更新,让文化价值生命永在。